16萬綠置居根本不夠

林太失驚無神話80萬公屋已經足夠,以後集中興建綠置居,報章指全城鬧爆,我認為有誇大之嫌。最低限度公屋富戶不會鬧政府,他們甚至希望可以立刻買到綠置居,否則就要被迫購買二手市場居屋,或者貴到無倫的新樓,但就很難買私人二手樓,因為要付龐大首期。綠置居最關鍵的並不是16萬個單位,而是售價,如果折讓大,申請的人必定踴躍,16萬個綠置居的單位都唔夠,如果沒有折讓甚至高於市價,160個都嫌多,大家都未了解實情,亦未知道綠置居的售價,點解要鬧爆政府,這令我覺得相當疑惑。

現在成為一個公屋富戶絕對不難,他們即使收入沒有達到最高限額,但擁有資產隨時可以超過公屋富戶要求,一個4人家庭的總資產超過260多萬,擁有兩個車位就已經被歸納為公屋富戶,可以說難度不高。在以往,要兩者達標才會被要求搬離公屋,但現在只需任何一樣就要搬離,令到公屋富戶的數量大增。我雖然沒有確實數字,但估計公屋富戶的數目不會少於20萬個,我相信政府有正確數據,所以林太才夠膽以綠置居代替公屋。但是她發夢也想不到被全城鬧爆,甚至連嫡系部隊都鬧,其實,只要政府提供正確數字,現在鬧爆政府的人自然會收聲,政府根本不需要解釋。

其實,綠置居是否成功,關鍵就是公屋富戶的取態,如果他們知道,即使不申請綠置居,他們亦不會被要求搬離公屋,最多只需要交公屋富戶租金,結果是綠置居的銷情一定不會理想,但如果不申請的話,就要立刻交回公屋,銷情一定石破天驚,所以,另外一個關鍵就是政府是否使用行政指令。我覺得即使用都合情合理,如果綠置居計劃成功,政府以後不用興建公屋。不過,當香港的經濟環境轉壞,公屋富戶減少,政府就應該將綠置居暫時擱置,恢復興建公屋,一個負責任政府是會因應社會形勢而靈活執行有關政策,簡單一句,經濟好的時候興建綠置居,唔好的時候就建公屋,唔好鬧爆政府。

相關文章 :

公屋價創新高代表居民財政健全 以往,不少公屋業主見自己用十多萬元買入的公屋單位,有人願意付二、三百萬買下,便毅然將公屋賣走。然後,首先是租樓,但愈租愈細,其後住劏房…...
細價樓被迫屢創新高 現在成為公屋富戶很簡單,買兩個車位就會變成公屋富戶,就會被房署要求交回公屋。公屋富戶群數目愈來愈大,有如此龐大購買力,難怪細價樓樓價不斷上升...
公屋升幅勁過豪宅 根本是兩件事,無得比較。就好像有人去攞救濟品,之後將救濟品賣走,獲利100%,然後嘲笑其他人唔識做生意…...
二手樓供應少是健康現象 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業主不會賣樓,除非換樓或者財政有問題。情況就好似股災之後,特別多人賣樓。但以現時情況,小業主對於投資都是採取「小注怡情」策...
邪惡的SSD SSD在樓市上升時強迫業主持貨,供應量減少,做成樓價繼續上升,在樓市下跌時亦強迫業主持貨,在3年之後,業主要承受更大損失,所以,我說SSD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