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置业难免要用按揭供款二、三十年,对于尚未置业人士,究竟如何上车最为稳阵?其实懂得用按揭计数最紧要,今日就以一个楼价400万的单位为例,为大家分析按揭的注意事项。
1. 计算可负担楼价
根据现时金管局按揭指引,1,000万以下物业最高可承造六成按揭(最高贷款额500万),如果打算买入700万物业,首期至少要280万。申请人可考虑申请按揭保险(详见第2点),或选择楼价较低的物业入市。现时市场上仍不乏400万以下的楼盘,私人屋苑主要位于元朗、屯门及马鞍山,或选择未补价的资助出售房屋,部署置业计划前可浏览美联物业官网初步研究。
2. 考虑是否善用按揭保险
按揭保险能够为置业人士以较高成数上车,800万以下住宅物业最高能承造九成按揭,800至1,000万物业最高能承造八至九成按揭。如果使用按揭保险,400万物业首期只需要40万。不过要注意使用按揭保险需要支付保费,以及只适用于自住物业。如果承造八成以上按揭,必须为首置固定收入人士。
3. 计算压力测试+每月供款
压力测试是指当利率加息3厘后,每月供款不得高于月入60%,而压测是以按揭的封顶位计算,假设按揭计划的封顶息率为2.5%,压测下申请人要以利率升至5.5%进行考验。不少上车人士担心难过压测,但只要善用按揭计算机计数便能估算是否合格。如果400万物业承造六成按揭,每月薪金达$22,712便可符合资格。
另外,不少上车人士担心置业后供款压力大增,同样可使用计算机计算每月供款额。如以实际按息2.5%及供款期25年计算,400万单位每月供款为$10,767,如果月薪为2.3万,每月尚有万多元资金生活。如果觉得供楼压力太大,可考虑尽量拉长还款期至30年,让每月供款更加松动。
4. 注意估价
银行批核按揭时会自行委托估价行进行估价,而按揭的贷款额会根据估价调整。如果估价低于成交价,会以较低者为准,例如申请人打算为成交价400万的物业申请九成按揭,但估价只有350万的话,贷款额只有315万而不是360万,买家要额外支付45万首期。影响估价涉及多项因素,包括申请按揭时间、物业质素、背景(是否凶宅)及楼龄等。
5. 注意买入物业额外开支
买入物业牵涉不少成本,包括经纪佣金,还有印花税、律师费、装修费等,经纪佣金一般为成交价1%,律师费约为万余元,装修费约为二十万以上。如果买家为首次置业,可使用较低的印花税税率。一个400万物业的印花税开支为9万,楼价愈高税率愈高,买入单位前必须计算清楚。只要大家做好财务准备,置业上车的风险便能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