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合資格申請又成功抽中居屋,可以用市價折讓入場,而且近年轉售個案,每每都大賺離場,所以被坊間稱之為人生勝利組。而且套現約數以百萬現金後,換樓升級至私人物業。
就以新居屋一個小業主為例,2019年9月以約243.54萬元購入長沙灣凱樂苑E座凱瞳閣低層單位,實用面積386平方呎,屬開放式間隔,日前以480萬元賣出(居二市場),成交呎價約12,435元。雖然持貨不足三年,需付10%額外印花稅(SSD),扣除約48萬元稅項後,料帳面仍賺逾188萬元或七成。
不過,即使手持188萬元,的確基本上都可以夠入場私人物業,作為首期,但假設購入一間800萬元內的私人物業,以借入600萬元按揭計算,供款30年、按揭利率為2.5厘計算,每月供款將達23,000元以上,供款金額絕對不是輕鬆。
內容目錄
隱藏
私樓管理費隨時貴一倍
再者,進駐私樓,其實是想透過換樓改善居住環境,屬無可厚非,然而,不少額外開支是不可遺忘的。其中一樣是日常雜費,私樓租值較居屋高,自然承擔較高的差餉和地租;此外,居屋周邊設施配套相對簡約,管理費較相宜,按實用面積計算,每呎最高兩元左右。
反觀,私樓會所設施眾多,大型私樓會所提供的設施除了幾乎必備的健身室、室內外泳池及燒烤場外,部分更提供空中花園及宴會廳等設施,需要人手營運及保養,徵收的管理費自然較高,以近年落成的新樓項目為例,每呎4至5元管理費可說是基本入場門檻。
還有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就是本身居屋單位的市價折讓比例。其實成功賺錢離場,就是用作補貼買私樓的地價差距,如果本身居屋單位的市價折讓比例偏高,搵私樓時自然要「硬食埋」地價,意味將要為私樓投資付出多一重溢價。當日用六折,甚至半價買入的居屋,是否值得輕言放棄,值得心思。
延伸閱讀: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VS 呼吸Plan | 按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