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對香港樓市的固有印象中,來自內地的豪宅投資者是中堅力量,而隨著疫情襲來,兩地出現物理距離,新香港人正在一步步成為港樓的生力軍。
所謂新香港人,除了新移民之外,還有一批在香港讀書打拼待足7年的港漂,他們大多有投資物業的意識、想要有一個安穩的家、對香港充滿信心,且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富。於是七年一到,30%的額外印花稅不再,便立刻圓了這個生根夢。
早上換身分證 下午就買樓
一個在香港買樓的目標,把各路港漂集結在了各大微信買房群裡,小編潛伏在裡面久了,時常可以看到一拿永久居民,就立刻買房的經歷分享,記憶中最誇張的是一對廈門來港的小夫妻,兩人2014年來香港讀書,在2021年7月16日早上換了香港身分證 ,隨後下午,就簽下了將軍澳日出康城緻藍天的一套3房戶。
想了解更多置業資訊,即時Live Chat 查詢 / 客服熱線:2311-1200
兩口子都在中環上班,丈夫在一家中資銀行的投資部門做中後臺,太太則在從事資訊科技行業。兩人每月收入加起來超過8萬元,一年能存50萬元,就算是價值千萬的房子,一成首期下也是綽綽有餘。
其實在決定買香港房子之前,夫妻倆商量了很久,到底買哪個城市。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在大灣區買房,有不少優待,身邊有不少朋友都買了深圳的房子。但計算一下就會發現,目前深圳的房價和香港的已經很逼近,再加上利息高、租金回報又低,真的令人打退堂鼓。除此之外,疫情之下港深關口一封就是一年半,跨境生活不再是輕而易舉的事。
再就是考慮目前房價還比較低窪的珠海、中山一帶,但由於是第一套房,自住的意欲還是高於投資,所以最終還是選香港。
港漂的第一間樓 到底怎麼挑選?
決定了準備置業的城市後,下一步就是挑房。香港的房子太多了,香港、九龍還是新界?十八區怎麼選?新房還是二手?鬧市小房還是郊區大戶?口岸附近還是市區樞紐?哪個開發商?問題多多…
港漂的首期 怎麼存錢?
港漂有很多種,有像前面提到的,靠自己拼搏出原始積累的;也有像家境殷實,但仍然想靠自己買房的一群。
一位家在杭州的港漂,早幾年,城東錢塘江邊的房子還沒那麼貴。決定在香港買房的第二天,她就買了張機票回家,一個星期後,在自己的存款和父母的説明下,她就是杭州一伙2房的小業主,那一年她25歲,來香港的第二年。
想了解更多置業資訊,即時Live Chat 查詢 / 客服熱線:2311-1200
5年後,杭州樓價爆升,她賣了房子,連本帶利還了爸媽,然後拿著剩下的獲利回到香港,換了香港身分證 ,付了首期。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方法。另一種,便是靠花紅獎金和斜杠青年撐起的買樓天空。
香港買樓 到底難不難?
另一位港漂,在今年買房之前,可挪動存款在120萬港元左右,每月固定收入40,000港元,浮動投資收入1-2萬元不等。最近,她剛剛晉升成業主。考慮到工作原因需要經常往返港深,她最後買的是屯門新地的新盤御海灣,20分鐘直達深圳灣,十分方便。
戶型方面,當時在揀樓的時候,她在1房連儲物間和2房之間動搖,但因為後者供應緊張,輪到她認購的時候,只剩下比較貴的戶型,折實價要達到720萬元左右,手持120萬元的可挪用存款,有點辛苦了。
本來也有考慮不如再等等,但半年間樓價走向一直往上,越等越心慌。最後咬了咬牙確定了實用面積343平方呎的1房連儲物室戶型,折實價650萬元左右。最近收樓了,因為驗樓結果理想,將原有住所的一些傢俱搬過來,就可以直接入住了。
想了解更多置業資訊,即時Live Chat 查詢 / 客服熱線:23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