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受疫情及節日影響,樓市觀望氣氛濃厚,成交亦因而減慢。不過,俗語說,有危便有機,有不少業主在疫市找到機遇,把握淡市做轉按。
從最新金管局住宅按揭統計調查所見,2022年1月份轉按貸款額及宗數均按月錄得上升,與2021年同期比,金額更急升近一倍,宗數則急升逾6成半至1,007宗。若以轉按佔新批貸款宗數比例計算,比例達到29.2%,連升3個月及創27個月新高,即每10宗新批出按揭中,有近3宗是轉按個案。
供樓負擔比率已連跌6個月
另外,經絡按揭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的供樓負擔比率為67.3%,已連跌6個月,並為10個月的新低。當中原因相信為近月本港私人住宅樓價持續回落,差估署最新1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已連跌4個月,並創2021年3月後的新低。而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顯示2021年第三季居於私人住宅之家庭入息中位數36,200元,對比第二季36,500元,按季輕微回落300元。樓價回落使平均呎價亦有所回調,而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未有大跌下,使負擔比率亦有所回落。
事實上,美國加息年內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市場更預期美國將於2022年3月內啟動加息周期,年內加息次數或高達6次。由於香港銀行體系資金仍然充裕,年內香港加息的機會較微。但隨着資金外流,香港銀根漸趨緊張,銀行結餘將逐步下降,拆息亦隨之上升。香港息口無疑正處於上升軌,供樓人士於加息周期前轉按至息率較低的按揭計劃,把握低息的最後機會。
同時,現時的轉按人士,部份是約兩年前曾經承造按揭,現時已過銀行「罰息期」的人士。而兩年前的最優惠的按揭計劃約為H+1.3%,與現時市面上最優惠的H按計劃相同,亦是10年以來較低水平。與此同時,現時轉按的現金回贈可高達1.5%,因此扣除律師費仍有錢落袋,帶動轉按需求。
新樓業主轉按至銀行
不少新樓業主,若數年前曾選用發展商按揭計劃(俗稱呼吸plan)上會,經過首數年的「蜜月期」後,供款利率將會增加不少,不少人會計劃轉按至銀行,以減低利息開支。自新按保推出,可承造高成數按揭的樓價上限增加至1,920萬元,令不少正選用發展商按揭而又更大碼的物業受惠其中,可轉按至銀行慳息。
置業人士可考慮自身條件及實際需要,考慮搭上加息前的低息尾班車,轉按以應對加息週期下增加的利息開支。
延伸閱讀: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2.0 |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