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c東網專訊】政府悉力推動東九龍發展,除了重點區域啟德外,一站之隔,位處港鐵宋皇臺站的九龍城 […]
買樓
【每月更新】鐵路盤最新行情隨時睇
東鐵綫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通車,全城鐵路盤再成市場焦點,到底哪一個站抵買?哪一個站升值最快?我們現每月根據土地註冊處及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資訊,可以用一幅圖睇齊鐵路沿線主要屋苑最新呎價,幫大家早著先機,隨時睇最新鐵路筍盤。
【市區新盤】九龍城名校盤主打細戶 力吸家長投資客
最近新盤市場熱鬧,大型以至中小型項目都爭相應市,令市場選擇多元化。其中位於41名校網,位於九龍城賈炳達道138號的全新項目,部署於2022年5月推出市場。預計關鍵日期為2023年3月中。事實上,市區單位一向渴市搶手,如果位處於核心地段及名校網絡,就更加值錢。
【每月更新】2022年新盤大檢閱 市區新界一手資訊全面睇
事實上,2022年的新盤逾40,00伙,當中上述提到的啟德外,預期港鐵新盤繼續成為焦點,特別是黃竹坑站港島南岸、元朗錦上路站項目,以及將軍澳日出康城等。而市場最關注的大型屋苑項目,2022年亦有多個大盤推售,若以發展項目單一期數計算,2022年逾千伙單位新盤約有7個期數樓盤。
美聯布少明:息口走勢只是影響樓市因素之一
美國聯儲局加息0.5厘,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稱,美國今次加息幅度一如市場預期,而香港銀行結餘仍高達3,375億港元,資金充裕,相信香港亦未會即時跟加,更重要是市場早已消化相關訊息,即使3月美國已開始踏入加息周期,惟本港疫情緩和,樓市購買力釋放……
聯儲局加息0.5厘 鮑威爾:有條件讓經濟軟着陸
美國聯儲局於香港時間周四(5日)凌晨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0.5厘,至介乎0.75厘至1厘,符合市場預期,為自2000年以來最大的單次加息幅度。該局同時宣布,將於6月1日開始每月縮減資產負債表475億美元,並在3個月內逐步提高縮表上限至每月950億美元,當中,美國國債為600億美元……
【沙中綫攻略】沙田樓上會 只需幾十萬首期?
作為香港第一代新市鎮,沙田景色怡人,校網出色、購物商場、社區配套、醫療系統完備,一直深受上車及家庭客歡迎。要在沙田區內發掘上車盤其實不難,區內不乏600萬樓下的上車盤,在按揭保險的幫助下,首期只需幾十萬便可以上車。
【通車在即】即睇沙中線受惠屋苑 最低水區域竟然是…?
紅磡、何文田、土瓜灣和馬頭圍,就是沙中線工程最受惠的區域。當中,何文田、土瓜灣和馬頭圍一帶,在2021年屯馬線開通時,已經率先炒上,相對下,沙中線工程過海段開通,紅磡區較為業界看高一線,的確紅磡區一帶的投資潛力最未見盡,不時出現低水交投。
【上車盤系列】想在將軍澳買入600餘萬私樓 幾多首期可入市?
將軍澳基建及社區發展成熟,要在當區買入上車盤的機會已經買少見少,現時新都城、慧安園、怡心園及Monterey單位入場費約600餘萬元,如果以九成按揭上車,只需要數十萬首期便可以入市。以九成按揭、按揭計劃H+1.3%、還款期30年計算,只供參考,一切以最終批核為準。
【新盤懶人包】屯門兆康54區項目近半萬伙供應 勢成西北新地標
位於屯門兆康第54區項目(地址為欣寶路8號),將有近5,000伙新供應應市,乃屯門歷來最大型私人住宅發展項目,挾屯馬綫雙站地利及北部都會區門廊優勢,而且戶型多元化,設有開放式至4房,吸引不少投資者及用家高度關注。
【按揭攻略】超過90%新手買家常忽略的5大上會及置業細節
隨著疫情穩定,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加上2022年初政府於《財政預算案》宣佈放寬按揭保險措施,近日不少買家決定轉租為買,在區內物色置業單位。由租客「升呢」做業主當然高興,但如果計錯置業開支及按揭,隨時會遇上撻訂危機!
【屯門地流標】政府不願賣限呎單位地 不一定是壞事?
政府不願以低價賣出地皮,而且表明不會取消最低單位面積要求,是對屯門區內樓市有信心的表現,加上項目地勢較高及近海,發展規模龐大且潛力不俗。「限呎」雖然是發展商出價考慮因素之一,但發展規模龐大且潛力不俗,滿足上車或小家庭等多元化客戶群,不是項目出現流標的主因。
【家庭客之選】用按保買西九四小龍 幾多錢首期夠上車?
鄰近荔枝角站的昇悅居、宇晴軒、泓景臺及碧海藍天被喻為「西九四小龍」,由於鄰近港鐵荔枝角站,交通方便,附近又有大型超市及社區配套,加上樓齡只有十幾年,按揭還款年期可長達30年,一直是年輕家庭置業之選。經絡按揭今次為大家介紹如果以按揭保險上車,「西九四小龍」的入場費及每月供款開支。
【一手資訊】啟德臨海住宅新地標 沐泰街7號新盤懶人包
啟德接連有新盤推出,最新一個位於沐泰街7號,是次最新一期只設一座樓高35層的住宅大樓,提供301伙,實用面積379至1,365平方呎,包含1房至3房間隔,為同系列中首次不設開放式間隔的一期。標準示範單位為參照1座32樓A室三房單位。
【疫下生活】新晉屋苑VS舊區物業 邊個著數?
疫情影響港人生活環境及習慣,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全港很多企業都讓員工居家辦公,以遙距方式與他人溝通合作,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遠端工作型態的成熟,WFH 是疫情開始後才普及的職場名詞。市民從被迫關在家中,轉向有選擇性地遠距工作,社會也因應著居民的生活方式產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