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房屋長遠供求大勢怎樣走?樓價承托力如何?今集有浩峰環球基金SP首席經濟學家陳耀輝、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於《財案》前夕,為大家前瞻 2021 房屋供求!
標籤: 土地供應
【前瞻篇】2021年香港樓市新格局
2020年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對應的抗疫措施影響,經濟活動減慢,香港難獨善其身,失業率上升,而受封關影響,與旅遊相關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更受重創。
本財年賣地計劃土地供應接近目標 惟仍創十年來次低
發展局今日公布本財年第四季(2021年1月至3月)賣地計劃,當中招標3幅官地住宅地皮,可興建2,240伙,加上黃竹坑第6期750伙、私人發展及重建項目項目…
疫情衝擊一整年 香港樓市還能「毫髮無傷」嗎?
去年影響香港樓市的主要因素,離不開中美貿易戰及社會事件;至於今年,相信大部份人都會覺得,新冠肺炎疫情是影響今年樓市最大的因素。但樓價與交投最終表現如何?
首月私人住宅落成量大跌逾4成 創5個月新低 預測今年落成單位約1.8萬個 當中已售出近6成半
首月私人住宅落成量大跌逾4成。據屋宇署資料顯示,今年首月落成的私人住宅項目僅涉及421個單位,較去年12月718宗按月下跌約41.4%,數量已連跌4個月,並創5個月新低(見圖)。月內落成項目包括屯門弦海(371伙)…
預測今年落成量難達預測的20,850伙 住屋需求強 空置率跌至3.7%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香港物業報告2020」初步統計數字,今年私人住宅落成量達20,850伙,按年升逾5成。雖然去年私樓落成量僅13,640伙,較原先預測少逾3成,相信部份會順延至今年才竣工,預期未來土地供應維持…
【財政預算案】未解樓困 宜減辣激活樓市 釋放換樓鍊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認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確有利民紓困的作用,惟未有在樓市上著墨卻表示失望,建議政府應藉樓價下調的機會,為樓市減辣「解套」,激活樓市
【樓市詞彙解讀】棕地 | 地積比率 | 施工量
政府公佈房屋政策時,不時提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專業名詞,今次一次過為大家解讀三個經常出現的土地供應名詞,豐富大家的地產知識!
二手市場「價跌量升」締造樓市轉機
近月二手市場有新變化,一方面受到多項不明朗的政經因素影響令業主叫價態度軟化,另一方面買家議價幅度擴大,樓價回落令買家更易購得心頭好,造成「量升」,使沈寂已久的二手市場添上一股新動力…
政府應審慎使用土地回收條例
不用收太靚的土地,偏遠一點也可以,地產商亦樂於見到這個情況。而政府手上的土地可以按時間推出市場,供應增加,樓價自然下跌,不但可以解决私人樓價太貴問題,亦可以為庫房增加收入…
私樓供應將見頂回落 「土地共享」有望帶來曙光
本欄上回談及公營房屋供應將面臨「斷崖」之困,落成量將出現「斷崖式」下跌。至於私樓方面,落成量雖不是呈 […]
購買力如雨後春筍 二手交投春意盎然
農曆新年假期過後,不少準買家重投物業市場,加上財政預算案塵埃落定,後市漸趨明朗化,購買力如雨後春筍般釋放,二手市場恢復動力,交投回暖…
公私營房屋不可偏廢 增加整體供應方為治本
長策會於去年底公布未來十年公私營房屋供應為46萬個單位,即平均每年約46,000伙,公私營房屋比例為六比四,即公營房屋為6成,即約28,000伙…
正選表現決定於板凳深度
今早去到茶餐廳,大家話題仍然集中在林鄭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有熟客說這個真的是遠水,又怎能救近火,最快都要15年才有土地供應,對解決樓價飆升又怎會起到作用?
35屋苑上周交投僅25宗 按周微升8.7%
上周施政報告公布,一如市場預期,房屋政策未有加辣,並以土地供應著墨,當中更不乏長遠土地規劃,短期對樓市未有影響;然而,上周環球股市波動,港股大跌,樓市觀望氣氛亦趨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