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無論是什麼,在升市時是很難賣得出,跌市時反而有機會。假定有一個價值幾千萬元遺產單位,由三房人共同擁有,其中一房想賣,總會有一房反對…
標籤: 樓價
【28Hse】啟德新盤連錄高價成交 創跑道區新高
事實上,「麵粉價」(地價)與「麵包價」(樓價)是沒有必然關係的。高價投地不等於高價賣樓;低價買地,也不是會低價賣樓,這視乎樓市的情況,以及發展商的銷售策略。隨著經濟復常及通關在即,相信可刺激樓市氣氛,發展商以高價賣樓機會較大。
【通關在即】2023樓價價量齊升
通關在即,香港樓價出現價量齊升狀態,上週末(31/12/2022 – 2/1/2023)美聯十大屋苑錄得2·9宗成交,不但按週升超過六成,更是過去12年最多成交的除夕週末。2022年總成交宗數比2021年大幅減少超過40%,創1996年以來的新低,累積了大量購買力。
為什麼樓價跌,租金不跌?
樓價與租金有很大機會齊上齊落,差距亦不會很大,不會出現樓價下跌兩成,而租金不但平穩甚至上升這個現象。原因是…
【新鮮出爐】2022年屋苑呎價升跌幅最終排行榜!
一年又過去,有樓在手的業主可能渡過心驚膽魄的一年;想買樓的,又可能猶疑不缺,無論如何,讓我們回顧一下 […]
黃建業:地產代理受8大負面因素夾擊 明年樓價反彈5%
2022年即將完結,美聯集團(01200)主席黃建業在回顧時指出,地產代理行業正飽受「四高、四低」8大負面因素夾擊,面臨失業潮及吉舖潮,使業績出現重大虧損。料本港樓市徹底復常仍須等待中港全面通關、經濟復甦、市民信心恢復,以及息口見頂「四盞綠燈」齊開通後才出現,估計明年全年樓價料小幅度反彈約5%,全年交投則因為購買力累積及「低基數效應」而回升。
美聯:香港樓市明年一月下旬或現小陽春
政府昨日(13日)公布取消「安心出行」及旅客訪港的黃碼安排,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新措施其實是變相「0+0」,等同對外通關,惟相關措施推出「為時已晚」,樓市交投屢創新低,前所未見,交投「極度深寒」,料解凍需時,暫難受惠通關消息,樓價續有下調壓力,維持2022年全年樓價跌15%的預測,超低成交量將維持至明年1月。而2023年樓價預期會先穩後升,料全年可回升約5%。
【每日樓價】12月1日網盤平均呎價
根據美聯網站在12月1日資料,網盤平均呎價中位數(Median)分別為 買賣盤 和星期三(30/11 […]
【息魔再現?】2022美國加息形勢拆局
息口走勢只是影響樓市的其中一項因素。由於市場普遍對加息已有心理準備,加上業主入市前已通過壓力測試,除非本港加息步伐快、升幅急,否則對供樓的實則影響有限,相信普遍業主未會因加息而劈價求售。未來樓價走勢將視乎政府的防疫及樓市政策。
啟德百億住宅地招標 截標日期12月16日
啟德百億住宅地推出招標。地政總署周五(28日)公布,將於11月4日推出標售啟德第2A區4號地盤、5(B)號地盤及10號住宅地,截標日期為12月16日。該地皮屬新九龍內地段第6649號,佔地逾21.44萬方呎,指定作非工業用(不包括倉庫、酒店及加油站),最高可建樓面面積逾141.79萬方呎。樓面不包括由買方按照賣地條件所興建的兩所安老院舍暨日間護理單位…
房屋局:未來3至4年港私宅供應量佔86%為中小型單位
房屋局發言人表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約9.5萬伙,當中包括約1.5萬伙貨尾單位,以及約6.3萬個興建中但未售出單位,餘下約1.7萬伙來自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熟地」單位。至於,上述整體供應中,估計有約8.2萬伙為實用面積少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約86%….
【業主怕怕】負資產升 樓市勢危?
所謂「負資產」,即物業市值低於未償還按揭貸款,即「資不抵債」,而負資產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銀行有機會call loan(提早還款);然而,現時大部分業主持貨力仍然強勁,因斷供而被銀行要求call loan的風險相對以往低。
9月私宅售價指數按月再跌2% 逾三年半來最低
本港住宅樓價持續下滑。差餉物業估價署周四(28日)公布的臨時數據顯示,2022年9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62.1點,按月再跌約2.06%,已連跌4個月,為2019年1月後最低。而今年首9個月,該指數累跌高達8.07%…
布少明:施政報告等同減辣 料放寬限制為未來房策主流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是次施政報告等同於宣布減辣,料放寬置業限制將成為未來政府房策的主流方向,有助驅散市場的觀望氣氛,有助吸引現於香港工作、而又未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的人才入市,尤其是已來港居住近5年或以上的人士,預計受惠人數高達18.4萬,為樓市帶來新的購買力。
施政報告:強拍門檻降至7成業權 樓齡70年僅6成
施政報告中提到,政府會物色更多土地以照顧需求並增加土地儲備。當中,政府指會加快業權統一以利老舊市區重建,建議放寬申請強拍門檻,樓齡達50年或以上但少於70年的私人樓宇門檻由八成業權降至七成,樓齡達70年或以上則降至六成。位於非工業地帶的工廈,如樓齡達30年或以上,門檻降至七成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