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老友早已在其他國家買了樓,到今日大多數都會「呻笨」,他們說如果當時在香港買樓而不在其他國家設立第二家園,今日搵多好多錢…
標籤: 湯文亮
應把握機會搣甩二
有年輕朋友話,林鄭的施政告不知所謂,在樓價下跌的時候推出新按保計劃,有替地產商托市之嫌,所以評分又創 […]
現在買樓如立危牆之下
既然看不清危機,投資者就要做君子,就是「不立危牆下」。簡單來說,現在買樓如立危牆之下,我並不是反對現在買樓,有需要又負擔得起是可以買樓,如果是筍盤更加一定要買…
經濟轉壞反而令物業代理人數上升
參考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大約有21,000物業代理,代理高層說將會有5,000人離職,但很奇怪,在2009年金融海嘯告一段落,政府開始出招壓樓市時,物業代理反而上升了2,000至3,000人…
政府應審慎使用土地回收條例
不用收太靚的土地,偏遠一點也可以,地產商亦樂於見到這個情況。而政府手上的土地可以按時間推出市場,供應增加,樓價自然下跌,不但可以解决私人樓價太貴問題,亦可以為庫房增加收入…
買倫交所好似買單邊舖隔離
今次收購,可以用「有買貴,無買錯」形容,如果不提出超乎想像溢價,倫交所又怎會割愛出讓?如果用地產例子解釋,港交所是一個單邊舖,而倫交所是單邊舖隔離…
指數不跌 不敢買樓
以香港人現時實力,愈跌得多,愈多人買,不少人以指數作為置業明燈,因為業主減價並不能反映樓價實况,可能只是開價大,因此將指數維持不升不跌並不是明智之舉…
現在是否應該賣樓
我收到不少短訊,問我現在是否應該賣樓?我都不知怎樣回答。但我估計,問我的人其實是想賣樓,但恐怕賣樓之後樓價不跌,他們要再買樓就會比較艱難…
二手樓空置稅令新樓樓價下跌
地產建設商會說,新樓空置稅並不公平,如果要開徵,就應該新樓,二手樓一齊做。地產商會的要求令我想起黃子華的「魚蛋論」…
香港官員應該叫市民買樓
官員們應該知道政府沒有辦法提供足夠供應量,最多是出辣招減少需求,既然政府已經出辣招,官員們又何必加多一句…
共享土地是罪惡根源
有人說政府不啟用土地共享計劃,地產商又不補地價,在明日大嶼實現之前,土地供應一定不足,樓價飆升已成定局,究竟有什麼辦法解決…
為何無人提及啓德地皮訂金?
如果只得2,500萬,只要環境繼續轉差,中標者隨時可以撻訂。政府如果再拍,大多數不會得到今日的拍賣價,況且撻訂嚴重影響樓市,所以政府應該加收訂金,幾千萬實在太少…
移民離開的人竟然怕樓價大跌
按照過往經驗,早已移民離開的人睇到香港這個情況,一定會拍爛手掌,慶幸自己可以及時離開,今次有不少移民台灣、馬來西亞的香港人,非常關心這幾日香港所發生的情況,希望情況不會繼續惡化…
不少業主受惠於逆週期措施
有物業投資者對我說,他其實是贊成逆週期措施,除了可以不用與實力不足的買家爭奪之外,利息亦慳了一大筆,而事實上大部分業主都是受惠於逆週期措施,不過他們不明白箇中道理…
別因為低息而買樓
低息也有82定律,假設今次低息期長達20年,在最初10年,樓價上升已經佔據了整個週期八成,就算低息持續,在未來10年,樓價最多有兩成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