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围新盘以低价推出市场应市,成功抢到市场焦点,首轮即日沽出300多伙,明显试到市场的承接力,不过,不是每一个新盘或发展商都可以有这股勇气去平卖手上货源。
天水围天荣站项目日前首轮即日沽出338伙,占可售单位近97%,套现逾17亿元,有近10组买家购入2伙,平均每组大手客斥资约1,000万元。发展商指,该盘销情火热,由于向隅客众,集团亦随即加推应市。第4号价单,涉及185伙,维持最高13.5%折扣优惠,折实售价由304.02万元起,折实呎价由10,110元起,折实平均呎价12,593元,较首张价单10,888元高约15.7%,发展商指,今批单位包含首度推出的开放式单位及向南天水围景观优质单位,撇除相关因素,属原价加推。
明显试到市场承接力
作为地产商龙头,业界不时以他们的销售部署及成绩作为参考指标,如今成功于2023年底制造到今年罕见的旺市画面,理论上,已经明显试到市场的承接力,购买力成功吸引出来。
不过,项目位天水围轻铁天荣站上盖项目,早在2015年2月批出发展权,项目当时的补地价金额逾15.18亿元,以其总楼面约98万平方呎计算,每平方呎补地价只是约1,500元,价钱上其实相当低水,令发展商大有条件平卖单位,要量不要价。
事实上,发展商卖楼一向奇招百出,早前系内屯门新盘,推出全新楼价保障计划,可获得最多楼价5%的金额保障,名为“置开心楼价保障”,玩法就是用买家签约该月的平均楼价和2024年5月的平均楼价去比较,如果楼价跌6%,买家就可以得到3%的补偿;楼价跌10%,买家得到5%;不过补偿是有封顶的,最多只会赔偿5%,所以,楼价就算再跌下去,买家都只会得到5%补偿。
不过,要数2023年的楼市热话,不得不提油塘东源街新盘以震撼价出售,折实平均呎价14,868元,成为近7年内市区最平的新盘,对上一个呎价低于此项目的,就是2016年8月推出的启德1号(1),当时首批折实平均呎价14,472元,仿佛时光回到7年前。最终收到逾3.06万张入票,成为香港历来收票最多的新盘。
事实上,东源街5及8号工业地多年,并一直积极探求发展机会,至近年才有突破,并于2023年首季尾接纳政府批出的补地价金额,上月完成换地协议,涉及补价金额为22.103亿元,以可建总楼面约41.83万方呎计,每呎楼面补价约5,283元,应是本港工业转住宅用途的新高补价。
启德地价高 开价不可能太过保守
尽管是本港工业转住宅用途的新高补价,但5,283元的呎价,市区而言绝对笋价,相比之下,同样于2023年下半年开卖,启德承丰道15号项目,属启德第4A区1号住宅地皮。由三大合组的财团于2019年7月以约127.4亿元夺得。以可建楼面约107万平方呎计,每呎楼面地价约11,842元。故此,财团在开盘策略上,不可能太过保守,不是个个愿意或者有条件平卖。首批以价单发售的212伙,折实售价575.016万元至1,546.083万元,折实呎价17,987至26,384元。
无可否认,现时息口成为楼市最大的绊脚石,有业内人士指,年初楼市受惠复常通关的效应,一度带动首季物业市场,惟持续受美国加息及地缘政治长期影响,整体市场气氛持续审慎,香港楼市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但随着美国放缓加息步伐,加上政府调整多项楼市“辣招”,税务负担大幅下降,置业成本大大减低,将会刺激楼市成交量。
虽然美联储局仍有机会再加息,但实际上买家对息口问题已习以为常,只是缺乏信心,“减辣”正正可给予市场信心,相信楼市慢慢可回复过来,相信2024年楼市发展料可平稳向上。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港澳)布少明表示,整体交投仍然疲弱。事实上,自《施政报告》减辣后,成交回升主要集中一手,二手受惠有限,形成“一手升、二手平”。原因是新盘震撼性低价推售,购买力严重倾斜一手,新界大型新盘热卖,已反映购买力复现,只是未流向二手。部份二手笋盘已于第三季消化,加上憧憬2024年或减息,个别持货力强的业主已由急售转为观望,叫价态度趋强硬,令不少成交陷胶着局面,现时的成交主要集中于大幅减价的物业。布少明认为,如果二手业主有意出售,或需进一步减价以提升竞争力,否则短期难敌强势新盘大军,相信“一手压二手”仍会是2023年余下时间本港楼市的主旋律。
延伸阅读:
焦点新盘
新盘2023 | 买新楼流程 | 港岛南岸 | 白石角项目 | 元朗站项目
红磡黄埔四街项目 | 天水围天荣站项目 | 新居屋2023 | 乐建居2023
按揭资讯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