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对宝林邨的印象,就是它的屋邨设计,跟区内的其他屋邨很不同——严格来说,就是它看起来老旧一点,跟翠林邨有点相似,采用的不是今日常见的和谐式大厦设计。后来才发现有这样的结果,是理所当然啊,全因宝林邨正正就是将军澳的第一个屋邨,早在1988年就入伙,历史比翠林邨还要久呢。
不过若果论游走宝林邨,很抱歉,先前从来只是经过宝林邨的出入口,连屋邨内部设计是什么模样,一概不知道。所以游走宝林邨,倒是一个颇为新奇的体验。
屋邨附近前身是多家工厂
找到有关宝林邨最早期报导,相信是在1983年,当时已有报导讲述宝林邨为将军澳新市镇的首个屋邨,报导中房委会发言人并指屋邨工程“正分三期兴建,而第一期两座楼宇的打桩工程已经展开。”
另外,查看以往相关报导,相信早期政府在面对如何改善居住环境方面亦下了不少功夫。原来宝林邨在正式落成前,屋邨附近为工厂,故此空气质素方面亦备受关注。而根据1986年《大公报》和《华侨日报》先后亦报导,为此屋邨附近的两间铝厂和黄铜厂将于1988年中迁出,而且“工厂会用各种方法,将空气污染减至环境保护署的标准,以免已入伙的居民忧虑”。
完整而好逛的小社区
宝林邨始终它是属于80年代末落成的屋邨,加上是将军澳第一个屋邨,不难发现宝林邨的设计和配套算是较为全面,起码除了基本的学校、商场街市、社区服务中心,还有看起来面积也颇大的文娱活动会堂和体育馆等。而且户外公共空间亦相对宽敞,不会有近年屋邨的挤逼公共空间问题。
对于宝林邨较为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它的商场设计以及屋邨地标的喷水池(游走当日还看到喷水池是有正常运作,thanks god!)。
别错过屋邨商场特色设计
先说屋邨商场。游走屋邨前,从来没有想过在宝林邨在外观上保留到80年代的样貌,没有如大部分的屋邨商场,经历过大翻新的洗礼,连商场的地板,也是保留灰灰沉沉的深啡色,看起来很简单同时朴素,这样才更像典型的屋邨商场啊。不过我猜想没有在外观上大翻新的原因,应该是宝林商场本身就是采用较为通风的设计,不是典型商场的全密封设计,所以在翻新上亦有一定的难度。
至于商场外的屋邨地标喷水池,喷水池的设计相信是以往屋邨喜欢加入的设计,有美化景观以及散热的作用。但这种设计后来也逐渐淘汰了,还有正常运作水池的屋邨着实不多,所以看到宝林邨的水池还是正常运作,内心是很开心的。另外可留意的是,水池一带可看到宝林商场的徽标,是采用较为罕见篆体题字,感觉也是颇特别的。
最后想说说一个听起来很傻的问题:我曾经以为屋邨的名字为“宝琳邨”,事实上我亦曾经写错过很多次,是后来才发现应该是写成“宝林邨”;此外,当我尝试搜寻有关宝林邨在80年代的相关报导的时候,亦发现部分报导亦有写成“宝琳邨”,希望上文不会再不小心写错屋邨名字吧。
屋邨资料——宝林邨(Po Lam Estate)
地点:将军澳宝琳北路18号
入伙年份:1988年及2001年
楼宇数目:7
楼宇类型:新长型、小单位大厦、Y2型
楼宇名称:宝德楼、宝智楼、宝俭楼、宝勤楼、宝宁楼、宝泰楼、宝仁楼
参考资料
《分别位于屯门及黄大仙两公屋合约昨批出 三年后落成将容纳一万九千人 宝林邨二期打桩工程招标承建》,《大公报》,1983年11月26日
《将军澳宝林邨展开次期工程》,《华侨日报》,1983年11月26日
《将军澳第一个公共屋邨宝林邨明年初入伙 八八年三期工程完竣 可住三万人 翠林邨首期四座大厦明年中落成》,《大公报》,1986年11月16日
《将军澳第一个公共屋邨 宝林邨明年初入伙 工厂确保不会污染》,《华侨日报》,1986年12月2日
延伸阅读:
焦点新盘
新盘2023 | 买新楼流程 | 港岛南岸 | 白石角项目 | 元朗站项目
红磡黄埔四街项目 | 天水围天荣站项目 | 新居屋2023 | 乐建居2023
按揭资讯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