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蓝田德田邨最深刻的印象,相信是它的新长型大厦吧。乘坐巴士经常都会沿着碧云道斜路经过德田邨。每当看到德敬楼和德礼楼时,就会觉得它的长型大厦设计相当有气势,而且大厦为连接碧云道出口,设有两个小小的行人桥接驳,感觉颇有特色的。
与蓝田历史有关的楼梯与壁画?
从德田商场旁的楼梯为起点,不难发现楼梯旁有一幅长长的壁画,至于绘画的内容并没有细看,但估计是有关蓝田区及旧蓝田邨的历史吧。
查看资料,据知德田邨的前身其实是蓝田邨后方山坡的寮屋区。于1981年11月21日晚上,木屋区发生大火,当局列为五级火警处理,整个寮屋区毁于一旦,半年后更发生严重山泥倾泻,政府亦因此决定将该地决定重新发展,将之发展为纯住宅区,随后进行爆破工程,并平整土地以兴建新式公屋大厦,并代为兴建蓝田公园。
言归正传,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到前往多层停车场的平台一带,原来不经不觉当时快到农历新年,屋邨内亦难得地挂起新春相关的装饰了,洋溢喜庆的气氛。
再走前一点,就是蓝田德田广场连接德敬楼和德礼楼的空间,可能平时都是晚上经过,觉得没有什么特别,日间经过还是头一次,才发现原来中央空间的设计虽简约但同时颇有线条美,大家可看看相片。
意想不到美丽公园
然后德田邨亦有一个宽阔的中央园景,如果身在园景,可能会觉得普通,但若果身在停车场天台俯瞰,才发现园景的设计是很有心思,同时很美的。
全港最后一座新长型大厦
最压轴的德敬楼和德礼楼,不论近观还是从碧云路或德田停车场天台远眺,它的美态和气势都相当不一样。事后上网搜寻资料,才知道德敬楼和德礼楼属于全港最后一座兴建的新长型大厦。
反倒之前没有特别留意,原来两座大厦二楼(还是一楼/三楼?街坊请指正)集中不少的西医及牙医诊所,相信除了方便德田邨民,还方便附近的兴田邨民前来看病吧。
由于德田邨的大厦较为分散,而且屋邨范围偏向长身,故此我并没有特别仔细游走屋邨的其他位置,只见德田邨除了拥有较为旧款的Y3及Y4型大厦,还有前文提及过的新长型大厦,还有较为新式的小型单位大厦及长者住屋大厦,其他的都没什么特别了。
忽略了和谐式大厦以外的老旧蓝田
游走德田邨最大感受,相信是它打破了旧有对蓝田屋邨的概念。蓝田不只有启田、平田、安田等的和谐式大厦建筑,忽略了区内其他楼宇历史较为老旧的屋邨。而且虽然德田看似跟一般公屋无异,但毕竟它是属于1990年初就落成的屋邨,故此公共空间亦较为广阔,不会有插针式的楼宇,而且屋邨设计亦较为讲求富线条美及有设计感,起码看来不会有突兀的感觉,相对会较为和谐舒适吧。
延伸阅读:
入市备忘
按揭资讯
最新动态
卖楼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