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要睇地段,不單是交通、配套那麼簡單,想要考慮自住的舒適程度或是投資的升值潛力,一定要好好瞭解下當區居民的綜合情況,也就是——人!
政府每年都會出版《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裡面會統計上一年18區的人口特徵,如年齡、性別和婚姻狀況,以及住戶特徵,如住戶人數、住戶入息、居所類型和居所租住權等資料,可以非常好地幫我們瞭解香港18區的人們。
2020報告書出爐啦!
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中西區奪冠
據報告顯示,中西區成為全港月入中位數最高的地區,所有住戶的月入中位數為4.09萬元,較排第二的灣仔區多約900元。
中西區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中環區內以商業大廈為主,人口較少,而中半山及山頂是香港其中一個富豪聚居地。根據2020年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約為239,000人,亦是全港最高學歷的地區,46.5%人口持專上教育學位課程。

而以4萬元月入中位數排名第二的灣仔區先前曾連續多年蟬聯榜首,作為核心商區,不僅人流量大,而且配套尤其成熟,加上區內的東半山、跑馬地一帶屬香港傳統豪宅地段,聚居了無數富豪名人。
根據2020年人口統計,灣仔區人口以約175,000人成為全港人口密度最小的一區,亦是全港第二高學歷的地區,46.2%人口持專上教育學位課程。
第三則為西貢區,入息中位數有35,300元,不少人不明白了海邊、是碼頭是麥理浩徑嘛?為甚麼住著這麼多工資高的人?
事實上,近幾年的新盤供應大區將軍澳,在行政規劃上歸於西貢區,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

時至今日,隨著多個大型新樓盤落成,將軍澳人口已迅速增至約45萬人,預料明年前竣工的將軍澳藍田隧道,有望大大紓緩將軍澳隧道車流量,提供更便捷的交通網絡貫穿港九。再加上跨灣大橋即將落成,越來越多精英、高淨值人士入住區內,帶動房價和發展潛力。
全港自置居所比例:西貢區第一
縱觀全港,2020年的自置居所比例為51.2%,換句話說,一半香港居民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裡。但如果你覺得這個數字已經相當不錯,那就有失偏頗了。
事實上,富裕經濟體系的自置居所比率,通常超逾 60%的水準,例如歐盟27個成員國的平均數值為69%;鄰近的亞太區經濟體系方面,自置居所比例也在這個水準徘徊,日本的61%、澳洲的63%及新加坡的90%等。
既然如此,讓我們來看看香港哪幾個區,可以率先打入富裕經濟體系。
從分區來看,自置居所比例最高的地區當屬西貢區,66.1%的人住在自己購置的居所,這個數字相信也主要來源於我們之前提到的將軍澳。

排名第二的,則是擁有65.8%自置比例的大埔區,和將軍澳情況類似的是,該區近年來設科學園,並在擁有無敵吐露港美景的海濱,建起了一棟棟新樓,不少人稱其為白石角豪宅區。
除上述之外,自置居所比例超過60%的還有60.7%的荃灣區以及剛剛踩線60%的東區。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荃灣區的房子,那就是——豐儉由人。你可以找到綠楊新邨及荃景圍一帶的愉景新城、荃灣中心、荃威花園和荃景花園等老牌大型社區,也可以挑選適合中產置業的浪翠園、碧堤半島、珀麗灣等高級私人樓盤。除此之外,在荃灣北部的荃錦公路山上,還有鄰近大帽山郊野公園半山低密度歐式豪宅寶雲匯及朗逸峯。
最後,就要來講以60%出線的東區,這是港島東北部的一個範圍,包括炮臺山到小西灣,2020年人口有542,900人。這些年來,香港政府花了不少心力發展東區,因此很多政府部門由中環和灣仔搬到東區辦公,加上很多中、上環跨國公司搬到太古坊新核心商業區,令東區承接了部分原本屬於中上環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經濟中心功能。尤其是隨著海旁一帶新崛起了兩個新晉豪宅——維港頌及海璇,呎價媲美半山豪宅,更一舉改變了港島東的豪宅格局。
客服熱線:231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