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通關效應,本港經濟逐步復常,樓市價量齊升。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買賣註冊登記個案並將全港劃分為130分區分析,今年首2個月二手住宅註冊量首10位中,其中7區宗數已超越去年第4季。今年首2個月二手註冊量居宗數首位的是屯門市中心,錄340宗,剛好追平去年第4季的宗數;馬鞍山錄266宗居次位,則已超越去年第4季的220宗約20.9%(見表)。
宗數升幅最大的是藍田,首2個月錄151宗二手註冊量,已較去年第4季整季的104宗多出逾四成半;升幅緊隨其後的是九龍灣,已超越去年第4季逾三成半。至於天水圍、荃灣市中心、青衣及將軍澳市中心同樣已經超過去年第4季宗數,升幅介乎約3.8%至17.3%;註冊量首10位中只得元朗市中心及康城尚未突破上季宗數,其中元朗市中心首2個月錄155宗,較上季仍相差約24.4%;而康城暫錄157宗,則比去年第4季低約16%(見表)。
康城樓價升幅最大 升近1成
二手交投增加的同時,樓價亦見明顯反彈。上述10區中,今年2月份9區實用呎價較去年底上升,當中康城升幅最大,2月平均實用呎價上升約9.6%;升幅緊隨其後的是藍田,錄約6.4%的升幅;青衣、九龍灣、屯門市中心、荃灣市中心、將軍澳市中心、天水圍及元朗市中心則錄介乎約0.4%至5.4%的升幅。10區之中僅得馬鞍山平均實用呎價下跌,較去年底低約1%(見表)。
美聯地區百科130分區 (https://www.midland.com.hk/zh-hk/district)
美聯於2021年首創的地區百科專頁,以HEATMAP形式呈現全港88分區的樓市資訊。2022年地區百科進一步優化,將全港88分區再細分至130分區,提供區內不同資訊,如全新盤、貨尾盤、二手樓、未來供應、設施、交通等,連同成交走勢及個案,為市場提供更仔細的分區樓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