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红磡家维邨 区内低调绿洲小社区

房协屋邨不少都因为他们的特色设计,或历史因素,往往在报章或社交媒体上拥有较高的讨论度,例如祖尧邨、花园大厦、乙明邨、明华大厦、祈德尊新村等,相对房署的屋邨,个人更较为喜欢房协的屋邨设计。

至于位于红磡家维邨,相对以上的屋邨,则可说是较为低调的存在。但,低调并不等同它没有历史和没有特色。

【香港公屋】紅磡家維邨 區內低調綠洲小社區

翻查资料,家维邨前身为旧红磡邨,而家维邨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已故房协创办人张有权笔名家维。

初步印象:城市熙攘

从佛光街天桥下车,甫踏足家维邨,实不相暪,第一印象是:好嘈。

无他,家维邨座落红磡旧区,围绕它的不是旧楼,就是高架天桥和工厂大厦,加上街道人流如鲫,热闹得很,哪会妄想得到片刻的宁静?

【香港公屋】紅磡家維邨 區內低調綠洲小社區

城堡与绿洲

看到家维邨的外围,觉得它宛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从家维邨外围亦可清晰看见一个个单位,地下就是家维商场,超市、餐厅、便利店、五金舖、日本城等都一应俱全,照顾到街坊日常需要。而且单位都是面向街道,其实甚有屏风楼的味道。说得白一点,就是想像到家维邨的街坊的生活圈极为方便和距离短,即使只步行到地下,不用多走几步,都已解决到生活所需。

但毕竟对家维邨的第一印象就是实在太热闹,热闹得可说是有点嘈吵,到底这样的环境是否真的宜居?

一切的疑虑,在进入家维邨内围后就一扫而空。

【香港公屋】紅磡家維邨 區內低調綠洲小社區

家维邨的主要入口,采用极为夺目的鲜艳红色,十分易认,而且入口有个牌坊,相信亦是家维邨的地标吧。

进入家维邨内围后,才发现城堡内部别有洞天,跟外围的吵闹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内部绝对是舒适宜人得多,除了有公园,更有喷水池,内围四周亦种植了不同植物绿化环境,宛如都市中的小小绿洲,显得相当写意。

夺目的入口和地标

走完内围后,我也相信不论地理位置,方便度,舒适度等种种因素加上,相信街坊也相当享受难得的一片福地吧。

不仅如此,家维邨的地理位置也相当便利。位于红磡,交通四通八达,不仅有巴士站,还靠近红磡站及何文田站,让居民轻松连接香港各区。此外,家维商场内有各种商店和餐厅,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使居民享有便利的购物体验。

【香港公屋】紅磡家維邨 區內低調綠洲小社區

家维邨的居民拥有难得的城市绿洲,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内围的喷水池和绿化区域提供了休闲和放松的场所,居民可以在此散步、阅读或与邻居交流。此外,家维邨的设计使每个单位都面向街道,增加了社交互动的机会,居民可以更容易地建立社区联系。

总结来说,家维邨虽然位于热闹的红磡地区,但内部的环境却是一个舒适宜人的城市绿洲。它的便利性、设计和社区氛围都让居民享受到了高品质的生活。这座低调的屋邨或许在讨论度上不如其他知名屋邨,但对于居民来说,它却是一个宝藏,一个拥有历史、特色和便利性的理想居住地。

【香港公屋】紅磡家維邨 區內低調綠洲小社區

屋邨资料——家维邨(Ka Wai Chuen)

屋邨类型:甲类出租屋邨及住宅发售计划楼宇
地点:红磡佛光街1A, 3, 5及7号 / 马头围道44, 46及48号 / 差馆里8及12号
入伙年份:1984、1987、1990及1993年
楼宇数目:5(出租)及4(出售)
楼宇名称:家礼楼、家义楼、家廉楼、家兴楼、家邦楼、家盛楼、家安楼、家定楼、家荣楼

延伸阅读:

入市备忘

首期以外支出 | 入市二手楼流程

转让契 VS 送让契 | 遗产物业继承

管理费知多啲 | 一手 VS 二手 

SSD松绑盘

按揭资讯

高成数按揭 | 按揭全攻略 | 按揭专家

最新动态

成交个案 | 楼市新闻 | 美联楼价指数 | 铁路盘行情

卖楼锦囊

卖楼费用清单 | 卖楼流程

 

相关文章 :

【香港公屋】青衣伟景花园:甲类出租屋邨租金之冠... 伟景花园其中两座,即是第6及第7座均为出租单位,而有趣的是,我在游走当日才发现,原来第6及第7座两幢大厦是相连着,其实严格而言,应该说是属于...
【香港公屋】北角健康村 自成一国的小王国... 也许不少人一直误以为健康村是私人屋苑,但其实情况跟位于油麻地的骏发花园类近,只答中了一半。毕竟一直主力介绍的是出租屋邨,故此下文所讲述的健康...
【香港公屋】将军澳茵怡花园 90年代得奖环保设计屋苑... 茵怡花园地方虽小,但尚算五脏俱全,起码屋苑透过善用地下及平台层,一次过将一个“屋邨小社区”的基本元素都塞进了:民生商店、停车场街市、幼稚园、...
【香港公屋】西贡翠塘花园 房协第3个郊区公共屋邨... 翠塘花园是房协第3个“郊区公共屋邨”,土地由填海而来。至于为何出现翠塘花园,同样根据房协的官方资料解释,原来90年代香港郊区大规模重建,很多...
【香港公屋】全港唯一现存屋邨戏院!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骏发花园... 骏发花园的前身为油麻地六街,其中112幢为战后早期楼宇,并于1975年收归政府物业,后来再交由房协重建;而当年兴建屋邨的目的,正正就是为安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