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為激活二手居屋市場,宣佈推出重大按揭政策更新:由2025年起,居屋的政府擔保期將由原來的30年,正式延長至50年!
這項新政策無疑為大量樓齡較高的二手居屋注入了新的活力,讓「白居二」及綠表買家有更多選擇。然而,這並不代表可以完全鬆懈。擔保期的「死線」只是推後了,買家在入市前仍需清楚計算樓齡對按揭的影響,避免因估算錯誤而陷入撻訂的困境。
本文將為您全面解析新舊政策差異,並在新框架下重新剖析不同樓齡居屋的按揭「危險區」,助您穩妥置業。
1. 核心變動:政府擔保期由30年延長至50年
過去,居屋的30年擔保期是一道無形的「天花板」,許多樓齡超過20年的居屋在承造高成數按揭時會遇到極大困難。
- 舊政策 (2025年前): 擔保期為30年。樓齡20多年的單位,剩餘擔保期不足10年,按揭審批會大幅收緊。
- 新政策 (2025年起): 擔保期延長至50年。這意味著即使是樓齡達30至40年的居屋,在新政策下依然享有充裕的剩餘擔保期。
計算公式更新:
剩餘擔保期 = 50年 – 物業首次出售日期至今的樓齡
這個變動,直接讓市場上數以萬計的舊居屋單位「重獲新生」。
2. 新政策下,不同樓齡居屋的按揭條件深度分析
隨著擔保期延長,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各樓齡居屋的按揭風險級別。
A. 【最安全區】樓齡39年或以下的二手居屋
在新政策下,這類居屋的剩餘擔保期仍超過10年,銀行會視其為低風險,並提供最優惠的按揭條款:
- 綠表買家: 最高可承造 9成半 (95%) 按揭。
- 白表買家(包括白居二): 最高可承造 9成 (90%) 按揭。
- 最長還款期: 25年。
- 最大優勢: 申請人毋須提供入息證明及通過壓力測試。
最大得益者: 樓齡介乎20至39年的居屋,在舊制下屬「高危」或「無法承造高成數按揭」的單位,現已納入最安全的類別。
B. 【新「高危區」】樓齡40至49年的二手居屋
舊政策的「20+年樓齡陷阱」,在新政策下順延至「40+年樓齡」。當居屋樓齡已高,剩餘擔保期縮短至10年以內,銀行同樣會為了控制風險,要求貸款在50年擔保期完結前,下降至樓價6成。
情景假設:
您打算購買一個樓齡44年、樓價500萬的二手居屋。其剩餘擔保期僅為6年 (50-44年)。
方案一:堅持借足9成按揭(450萬)
- 結果: 還款期將被大幅壓縮。銀行會要求您在6年內將貸款餘額降至300萬(樓價6成)以下。您的還款期可能被壓縮至15年或以下,每月供款額將由25年期的約2萬餘元,飆升至超過3萬元,對一般家庭是沉重負擔。
方案二:堅持25年還款期
- 結果: 按揭成數將被大幅削減。您最多可能只能借到約360萬元(約7成2按揭),意味著首期需要由50萬大增至140萬,足以讓預算不足的買家即時「撻訂」。
C. 【限制依舊】樓齡50年或以上的二手居屋
當居屋的50年政府擔保期屆滿,其按揭申請將完全等同私人物業處理,遵循金融管理局的嚴格指引:
- 最高按揭成數: 6成 (60%)。
- 申請要求: 必須提供充足的入息證明,並通過壓力測試。
- 特別注意: 白居二買家在此情況下,不能增加擔保人來協助通過入息要求。
3. 2025年居屋按揭新政條件總結(一圖看清)
| 居屋樓齡 (2025年新政策) | 最高按揭成數 (白表/綠表) | 最長還款期 | 壓力測試/入息證明 | 注意事項 |
|---|---|---|---|---|
| 一手居屋 及 樓齡 ≤ 39年 | 90% / 95% | 25年 | 不需要 | 安全區,享最優惠條款,選擇最多。 |
| 樓齡 40-49年 | 視乎情況下調 | 視乎情況縮短 | 不需要 | 需在按揭成數和還款期之間取捨。 |
| 樓齡 ≥ 50年 | 60% | 視乎人齡及樓齡 | 必須 | 限制最多,與私樓看齊,白居二不能加擔保人。 |
4. 給買家的最終建議:補地價選項依然存在
對於樓齡超過50年、或業主希望在自由市場出售的居屋,「補地價」仍然是有效的解決方案。補地價後,單位即變成私樓,下手買家可申請按揭保險以獲取高成數按揭,亦可加入擔保人,選擇更靈活。
結論:政策雖好,盡職審查不可少
2025年居屋擔保期延長至50年的新政策,對市場絕對是利好消息。但作為精明的買家,**「先問銀行,後簽約」**的黃金法則依然不變。在看中樓齡較高的單位時,務必先向至少2-3間銀行或專業按揭顧問查詢,確實了解該單位在新政策下能獲批的真實按揭條件。做足準備,才能真正享受新政策帶來的置業優勢,避免墮入意想不到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