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部分業主都收到新一季的徵收差餉及地租通知書,不少業主都發現今季費用較上季大增,紛紗表示難以負擔。香港樓價已明顯出現下跌訊息,為什麼差餉反而有增無減?
什麼是差餉呢?
差餉是就房產物業徵收的稅項,是香港其中一種間接稅,所得的收入為政府一般收入的一部分。除非物業被政府豁免差餉,持有任何物業的業主均有責任繳付費用,而差餉是按季度預繳的。
差餉是按照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再乘以一個百分率徵收的,而該租值是假設物業在一個指定的估價依據日期空置出租時,估計可取得的合理年租。以2023-24財政年度而言,差餉徵收率為5%。
在評估租金時,必須假設租客承擔支付一般由租客支付的所有差餉及稅項,及業主承擔支付地稅、修葺費、保險費,以及維持該物業於能得到該租金的狀況所需的其他開支。
為什麼今季差餉這樣貴?
首先,最大的原因是今季沒有差餉寬減,政府在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寬減2023年4月至6月及7月至9月兩個季度的差餉,並不包括今季,因此業主需繳交的費用大增。
此外,差餉與樓價升跌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跟租金升跌有關,當租金上升,應課差餉租值亦會隨之上升。值得留意的是,有關資料屬滯後數據,差估署評定應課差餉租值估價日期為10月1日,若以2023/24年度為例,估價根據日期則為2022年10月1日,所以未能反映現狀的。
根據政府數據顯示,本港8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至185.4,創2020年1月以來最高,今年首8個月租金累計升幅達5.6%。租金持續上升,但由於數據有滯後情況,因此明年更新租值冊時,單位租值很大機會上調,所以下一年度如果政府沒有寬減的話,差餉費用會更高。
業主可以對評估結果提出反對嗎?
政府每年會全面重估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評估時會參考同區類似物業於估價日期或接近該日期,在公開市場所議定的租金,並按面積大小、位置、設施、樓宇質素及管理水平的分別加以調算,那業主可以對結果提出反對嗎?
是可以的,如果業主不同意差估署評估的應課差餉租值,可以在每年3月公布新的差餉估價冊後,並在5月31日或之前,採用指明表格將建議書(表格R20A)繳交差估署,提出反對及建議修改冊內的有關事項。
不得不留意的是,差餉並不一定是業主繳交的。現行法例沒有規定差餉是由業主還是租客繳交的,所以在訂立租約時,要清楚列明由那一方負責繳交,避免將來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