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昨日(13日)公布取消「安心出行」及旅客訪港的黃碼安排,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新措施其實是變相「0+0」,等同對外通關,惟相關措施推出「為時已晚」,樓市交投屢創新低,前所未見,交投「極度深寒」,料解凍需時,暫難受惠通關消息,樓價續有下調壓力,維持2022年全年樓價跌15%的預測,超低成交量將維持至明年1月。而2023年樓價預期會先穩後升,料全年可回升約5%。
布氏認為,現時香港距離「復常」只差一線,與內地完全通關亦指日可待,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正日漸淡化,未來樓市走勢將視乎息口變化,如美國放慢加息速度,樓市在解凍後可望反彈,相信最快要到明年農曆新年後,發展商加快推盤步伐,帶動氣氛,整體交投有望回暖,樓市「小陽春」將最快明年1月下旬出現。
樓市信心受挫直接影響交投,二手成交量有機會連續8個月低於3,000宗,創96年有紀錄以來最長的淡靜期。今年第四季一、二手成交齊急挫,其中,發展商推盤步伐進一步放緩,預期今季一手成交量僅錄約800宗,甚至較今年首季第五波疫情爆發的960宗更少,創2013年一手銷售條例後的季度新低。
二手方面,料今年第四季二手成交量約8,000宗,同樣較首季約9,100宗遜色。至於整體物業(包括住宅及非住宅)的註冊量,則有機會跌穿6萬宗,創自1991年有紀錄以來的32年新低。另外,美聯樓價指數已連跌26個星期,重返2017年5月水平,本年迄今跌約13.85%,部分藍籌屋苑的樓價跌幅更已超過兩成。

資料來源:on.cc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