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疫情对楼价影响不大,小市民要上车,只能憧憬供应量增加。运房局日前公布,预料未来3至4年合共可提供私楼单位数目达98,000个,按季增加4,000伙,追平历史新高纪录,供应多了,楼价真的有望调整?
运输及房屋局日前公布截至2021年底的一手私楼供应统计数字,当中预料未来3至4年合共可提供私楼单位数目达98,000个,追平历史新高纪录,亦是近5年新高,直迫100,000伙水平,以规模计,差不多是8个蓝筹屋苑太古城。
同时,在98,000个潜在供应单位中,局方估计有85,000个单位为实用面积少于70平方米(约753平方呎)的中小型单位,占整体供应量87%。
运房局发言人补充,上述一手潜在供应当中,包括现楼“货尾”单位的11,000个、兴建中未售出单位的69,000个、位处“熟地”可随时动工单位的18,000个。
供应未必长期充裕
不过,供应可否长期充裕,是一大关键。事实上,一手潜在供应量追平历史新高,皆因本财年卖地计划达20,000伙,比起全年目标12,900伙高出逾5成半,并创4年新高,但值得留意的是,本财年卖地计划得以超标,主要来自私人发展/重建项目类别,铁路项目、官地以至市建局重建发展项目供应都不稳定,因此若然未来卖地计划要靠不少私人发展/重建项目,未来3至4年新供应数字才能持续稳企高水平。
供应多了,是否可以令楼价有调整,亦要配合其他经济条件。在过去20年,如果大幅增加供应,即是要大兴土木,即等同将建筑成本大增,所以,增加供应只可以减少发展商产生暴利的机会,但并不可能改变楼价拾级而上的趋势。
一手新盘市场消化量稳定
毕竟,楼市自住需求大,单计2021年一手住宅成交量达17,200个单位,而政府预测未来3至4年的供应量是98,000伙,屈指一算,即是稳定地消化近7成供应量,而且香港息口走势仍处于平稳及低水平,资金仍充裕,暂未需跟随美国加息,楼市仍值得看好。
延伸阅读:
入市备忘
高成数按揭 | 林郑Plan VS 呼吸Plan | 按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