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內地通關對經濟的刺激成效顯著,帶動市況迅速復常,2023年樓市亦於首季迎來「小陽春」。當中,2023年有一類物業,最值得市場睇好。
可能不少人會認為是中小型單位,的確,通關消息帶動本港住宅物業由2022年12月起反彈,價量齊升,中小型單位交投率先搶升。然而,隨著樓市升勢增強,加上股債匯回軟,資金開始搶購大碼物業,豪宅新盤發力追落後,成交升幅更「一馬當先」。
豪宅新盤發力追落後
事實上,本港經濟其實早於2022年12月已經見底。其時市場憧憬通關,股市率先彈起,恒生指數由2022年11月開始回升,及至12月通關消息落實,步伐較預期更快,持續3個月的上升週期帶領恒指於今年1月底升穿22,000點水平。本港樓市亦緊隨其後,於1月份開始「價量齊升」。惟市場其後出現變化,股市先亢奮後回軟,3月乍現的銀行危機雖然衝擊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信心,但是樓市受到的影響相對輕微,於眾投資板塊中「脫穎而出」,交投更是愈升愈有。反映買家以實際行動力證對樓市的信心。
樓市首季「脫穎而出」,先是由剛需用家帶動,中小型物業一度主導大市,新香港人更成為升市的重要動力。中小型新盤成推動大市上升的主力,原因是積存的購買力在通關後釋放,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降低首置人士印花稅,以1,000萬元或以下物業最受惠,刺激中小型單位需求,加上發展商的低價策略湊效,成功引出購買力,令成交一浪高於一浪。
新香港人對前景更有信心
新香港人入市決定快而準,趁低吸納。由2022年第四季起,已湧現非本土港人入市的跡象。根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按已知買家姓名作分析,2022年第四季內地買家佔整體一二手成交的佔比高達11%,比率創11年季度新高。由於2022年第四季尚未通關,因此估計這批買家以留港的新香港人為主。
隨著樓市升勢增強,加上「股債匯」回軟,資金開始搶購大碼物業,豪宅新盤發力追落後,成交升幅更已經出現「一馬當先」的情況。2023年截至3月27日止,市場共錄得多達100宗逾5,000萬一手豪宅成交,已達2022年全年錄得的115宗約87%。相信2023上半年逾5,000萬豪宅新盤交投已可超越去年全年。值得留意的是,逾億元豪宅新盤的交投亦明顯加快,2023年截至3月27日止,市場共錄得28宗成交,按季急升近3.7倍。
當中由中資合作的啟德新盤承富里2號項目,2023年首季累售64伙,套現逾33億元,其中52宗屬樓價3,000萬元以上成交,是首季大額成交最旺新盤。據悉,該盤內地買家比例高達約七成。
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指出,經濟漸入佳境,樓市漸漸復常,現時的升勢只是剛起步,仍有上升空間。看好後市原因眾多,首先是樓價升幅落後。環顧全球眾主要城市去年的樓價變幅,以香港的跌幅最為顯著,悉尼樓價雖然按年跌約12%,但是仍低於香港,至於溫哥華、倫敦、新加坡及紐約更錄得介乎約3.6%至8.9%升幅。
升勢只是剛起步
可見港樓在疫情及加息連環夾擊下,表現跑輸全球多個主要城市,出現「跌過籠」情況。如今疫情已成過去,「聰明錢」憧憬香港樓價「追落後」,趁低吸納,積極入市。此外,最新「美聯樓價指數」雖然升逾5%,但是距離2021年8月的歷史高位仍然低逾13%,而且樓價升幅相較於恒生指數由去年低位的反彈幅度,仍然輕微,相信港樓價有續升動力。
黃建業預期,樓市小陽春勢不可擋,磚頭文化再次抬頭,樓市的投資價值較「股債匯」更穩健,相信資金會持續流入實物資產,料全年港樓「價量齊彈」。
同時,近年新晉豪宅已經打破傳統豪宅概念,不但坐落在車水馬龍的鬧市之中,而且交通方便,有大商場,生活配套齊備。最經典就是九龍站上蓋,不僅有大型商場圓方,還有全港最高的商業大廈環球貿易廣場,附近就是高鐵站,往來內地相當方便。這裏的豪宅屋苑都赫赫有名,包括天壐、君臨天下、凱旋門、擎天半島等等。
的確,對於內地高收入人士來說,並非每一位都有太多的港島情意結,喜愛便利的購物配套,熱鬧的人氣食肆,以及與內地相連的便捷交通。這些喜好,都推動並鞏固著以九龍站、柯士甸站為核心的西九龍地區成為香港豪宅國度的新貴。九龍站天璽2023年3月中以招標形式售出一伙,為20座第1區天鑽璽88樓A室,實用面積1,574平方呎,連一個車位,成交價逾1.41956億元,呎價約90,188元,創項目呎價新高。
延伸閱讀:
焦點新盤
新盤2023 | 買新樓流程 | 港島南岸 | 白石角項目 | 元朗站項目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2.0 |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