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去年6月提出向空置逾一年的一手單位徵收空置稅,稅率定在應課差餉租值的200%,約相等於樓價的5%。近日市傳若單位買賣雙方屬關聯公司,俗稱「左手交右手」,亦不獲豁免。
一手空置稅出台,市場普遍預期發展商將加快推盤步伐。觀乎18年新盤市場表現,綜合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18年一手私樓註冊量錄近1.6萬宗,較17年逾1.8萬宗下跌逾1成半,並創5年新低。由此觀之,去年新盤交投未因一手空置稅而上升。
鑑於未來私樓供應驟減,估計發展商未必加快推售全新盤。長策會於去年底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比四改為七比三,未來十年(即2019/20至2028/29年度)私人住宅供應目標平均每年約1.35萬伙,較原先平均每年目標約1.8萬伙跌約2成半。
再者,2019/20年財政年度賣地計劃中私人房屋潛在土地供應涉及單位約15,540伙,按年銳減近4成。首季(4月至6月)合共更僅可提供約2,400伙,佔全年目標1.35萬伙不足2成。未來私樓供應減少,變相未來吸納土地儲備相對困難,發展商將靈活調整推盤步伐,推盤將按部就班。
此外,過去14年(即2005至2018年)一手私樓註冊量平均每年只有近1.5萬宗,而期間最高一年的註冊量有近1.9萬伙,最低一年註冊量約有9千伙。在未來私樓供應減少的情況下,料發展商應不會加快推售全新盤,相信一手私樓註冊量難以大幅上升。
反之,一手空置稅其實可令發展商積極推出餘貨。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在18年近1.6萬伙的一手銷售中, 18年內推出的全新盤佔比逾6成,其餘近4成為貨尾單位。相比17年逾1.8萬伙的一手銷售中,17年內推出的全新盤佔比逾8成,其餘售出的貨尾單位佔比則不足2成。
政府徵收一手空置稅原意為增加供應,然而整體土地供應捉襟見肘,故徵收一手空置稅對實際增加供應有限。冀望政府能加大力度覓地造地,短期可加快把農地用作發展房屋,長遠則透過填海來增加土地供應,以確保樓市能夠長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