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友說剛剛買了間新樓,不過就「一肚氣」,不是因為買得貴,而是買完後給記者捉住問,為什麼買新樓?如果加息點算?是否會擔心樓價下跌變成負資產?令老友面都黑,都不知怎樣答,開心事變不開心。最後由老友老婆說:「不識睇市,有需要就要買,不買都要交租,替人供樓不如自己供。」
現在記者好似為地產商趕客,不斷問買樓的人為什麼買,會不會驚加息?令到買了樓的人急急步走了。不過,記者只會問香港人,不會問佔八成買樓人數的內地人。如果有記者問我,我會說不敢不買,否則以後要交租俾內地業主,真係「無哂面」。
其實,有很多香港買家有正面答覆,例如撤辣後釋放大量香港以及國內大量購買力,樓價短期內有上升空間。美聯儲局亦已釋放減息訊號,鮑威爾強調今年減息三次,如果配合銀行借錢俾人買樓,樓價從回高位亦非難事,諸如此類答案不時出現,但不會有傳媒公開,只會說買樓的人都不識得睇市,只不過是有需要。老實說,有需要就是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