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康城

【日出康城买楼懒人包】一文睇清13期优劣

日出康城,这个位于将军澳的庞大社区,不仅是数万人的家园,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香港楼市近二十年的风云变幻。一个地区的价值,往往由最初的定位所决定。如果首批落成的是公屋,后续的私楼价值难免受限;反之,若以豪宅开局,则可能奠定高端社区的基础。

然而,日出康城的故事却一波三折,它经历了从“基层私楼”到“中产社区”的戏剧性转变,再到跟随大市回调的完整周期。这里的每一期楼盘,都像是一块拼图,共同拼凑出香港地产发展商的龙争虎斗、市场策略的演变,以及小业主在楼市浪潮中的悲与喜。

日出康城Quick Facts

问:日出康城属于哪个行政区?
答:日出康城在行政上属于西贡区

问:日出康城总共有多少期?
答:整个日出康城项目总共规划为13期

问:日出康城总单位数量大约是多少?
答:当全部13期完成后,总单位数量预计将超过25,500个,是香港最大型的私人住宅发展项目之一。

问:MALIBU是第几期?
答:MALIBU是日出康城的第5期,由会德丰地产发展。

日出康城发展序章:长实的“平民化”布局 (第一至三期)

故事的开端,由长江实业(长实)主导。当康城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时,长实以其一贯的“货如轮转、薄利多销”策略,推出了第一至三期项目,包括首都、领都、领峯、领凯及致蓝天。 当时的目标非常明确:以较低的成本、大量的单位供应和相对亲民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甚至希望借此垄断整个康城区的发展。

这种策略在当时相当奏效。长实透过大规模采购建材和电器设备,将成本压至最低,使得其他追求“精品”路线的发展商,如新鸿基、信和等,难以用相若的价格进场竞争。 因此,康城最初的几期,无论在建筑质素还是用料上,都定位于较为基础的私楼水平,为整个区域奠定了“基层社区”的初步印象。

日出康城发展转捩点:新鸿基“晋海”的逆袭 (第四期)

正当市场普遍认为康城将沿着长实的模式发展下去时,一个关键的“转捩点”出现了——新鸿基地产(新鸿基)。 2017年,新鸿基推出了第四期项目晋海 (Wings at Sea),彻底颠覆了康城的市场格局。

晋海无论在会所设计、大堂装潢还是单位用料上,都与前三期有着天壤之别,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高品质形象。 最关键的是,尽管晋海的推售单价远高于前期项目,市场反应却异常热烈,成功推售。这次成功的逆袭,不仅一夜之间拉高了日出康城的整体楼价,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将康城的定位从“基层社区”提升至“小康中产社区”。

日出康城发展百花齐放:各大发展商逐鹿康城 (第五至七期)

晋海的成功,犹如一剂强心针,激励了其他发展商勇敢进场投地,康城从此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 第五期 MALIBU:经验丰富的会德丰地产紧随其后,投得了第五期地皮,发展成 MALIBU 项目。虽然售价不菲,但其建筑质素和会所设施也同样出色,秉持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进一步巩固了康城的中产定位。
  • 第六期 LP6:南丰集团加入了战团,独力承造了规模庞大的第六期 LP6,提供近2,400个单位。南丰在用料上采取了较为贴近市场主流的策略,注重性价比。
  • 第七期 MONTARA:会德丰再下一城,夺得位于商场上盖的第七期,发展为 MONTARAGRAND MONTARA,延续其精品路线。

日出康城发展长实的回归与“精准”退场 (第八期)

眼见康城的定位已今非昔比,最初的垄断计划未能完全实现,长实决定重返战场。这次,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走超低价路线,而是投下临海地段,兴建了品质显著提升的第八期 Sea to Sky。 在定价上,长实参考了第四至七期的市价,采取贴市策略。

然而,Sea to Sky 推售之际,正值香港社会开始步入动荡时期。极具前瞻性的长实,在成功售出第八期后,便毅然决定不再参与康城后续的投地。这个决定,事后看来极其精准,成为了小业主们日后盈亏的重要分水岭。

日出康城发展高峰与风险:楼市巅峰的“回调”期 (第九至十一期)

长实退场后,香港楼市在零利率政策及经济基调尚可的支撑下,依然向上。第九、十、十一期项目,分别由会德丰、南丰及信和等财团投得。这些发展商在疫情期间,依然以当时的贴市高价推售楼盘,并且大受欢迎。

然而,时移世易,这些在楼市最高峰时期(约2021至2022年)入市的业主,不幸成为了“回调最深”的一群。

  • 第十一期 凯柏峰 (Villa Garda):由信和牵头发展的第十一期 凯柏峰,虽然楼盘质素上乘,但其推售时间(2022年上半年)却极不巧。当时正值俄乌战争爆发、全球通胀飙升、美国启动疯狂加息序幕,香港楼价从历史高位掉头向下。因此,第十一期的业主,买入的价格几乎是康城周期的最高点。

日出康城发展谷底回响:第十二期买家的“幸运” (第十二期)

风水轮流转,到了第十二期 Seasons Place 的买家,则可谓“逃过一劫”。该项目由会德丰在2020年投地,并于2024年楼市已显著回调后才推出。

面对高息环境和疲弱的消费市道,会德丰采取了极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首批单位折实平均呎价约14,000元左右,希望能尽快去化套现。 这个价格与当时康城的二手平均成交呎价相去不远,因此第十二期的买家成功避开了楼价大跌的冲击,没有承受巨大的负资产压力。

终章展望:最后一期与未来

目前,日出康城只剩下最后一个未推售的项目——由信和、嘉里等财团合作发展的第十三期。 这个临海项目涉及约2,550个单位,将为康城长达二十年的发展史写下句点。市场正密切关注信和将如何开价,这将为整个康城区的价值作出最终总结。

回顾日出康城近二十年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大型社区的崛起,更是一部浓缩的香港楼市百科全书。这里有发展商之间的明争暗斗,有市场策略的智慧交锋,更有无数业主在不同时机点入市的悲喜人生。看懂了康城,或许就更能理解香港楼市的复杂与迷人之处。

日出康城常见问题 (FAQ)

问:如果我现在想在日出康城买楼,应该点拣?边一期性价比最高?

答:您的最佳选择取决于个人预算和偏好:

  • 追求最高性价比:可以重点关注第12期“Seasons Place”的二手盘,或近期楼价回调后,其他期数中价格较为相宜的单位。
  • 重视建筑质素:新鸿基的第4期“晋海”是公认的品质转捩点。会德丰发展的第5期“MALIBU”和第7期“MONTARA”也以精品路线著称。
  • 寻找独特景观:长实的第8期“Sea to Sky”和信和的第13期拥有前排临海景观,是区内最优质的景观资源。
  • 考虑早期低成本单位:第1-3期(如首都领都)虽然楼龄较旧,但入场门槛最低。

问:点解话长实系日出康城发展嘅“大赢家”?

答:长实被视为“大赢家”,主要体现于其卓越的时机掌握风险管理能力:

  1. 低点进场,垄断开局:在康城发展初期,以低成本策略迅速占领市场,锁定庞大利润。
  2. 高点离场,规避风险:在楼市相对高位时成功推售第8期后,便毅然停止投地,完美避开了2022年开始的楼市深度调整。

问:日出康城的租务市场表现如何?

答:日出康城是租务市场的热点,特点是供应量大、楼龄新,深受家庭客及专业人士欢迎。近年高息环境下,部分准买家“转买为租”,支持了区内的租金水平。然而,庞大的单位数量也意味着租客有较多选择,租金回报率相对稳定,难有爆发性增长。

问:将军澳137区未来发展,会唔会对日出康城楼价构成威胁?

答: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短期内,137区的庞大潜在供应可能会分薄市场购买力,对楼价构成压力。但长远来看,一个更成熟、更多元化的社区,反而能提升整个片区(包括日出康城)的整体价值和吸引力。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财务或置业建议或要约。文中所述观点及数据未必准确完整,并可能随时更改。投资涉及风险,读者在作出任何决策前,应自行判断并咨询专业人士。作者及发布方对因使用本文资料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概不负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