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香港樓市的熱點繞不開「半撤辣」,在瞭解這個策略如何助力房地產業的同時,我們先要來聊聊什麼是「辣」。
事實上,它是港府的一種政策調控,通過增加稅收,對投資客、境外買家產生一定約束力,從而渴望達到抑制房價瘋漲的效果。
看着挺甜的一個政策,但對於投資者來說卻是名副其實的「辣」,而且這是一種從住宅到工商鋪,席捲整個樓市的「辣」。
01 辣稅有多辣?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投資炒房客紛紛進場,一時間房價飛升,一發不可收拾。為了不讓投資客搶了剛需買家的資源、助長房價暴漲氣焰,政府從2010年推出「辣招」,徵收額外印花稅,之後嫌不夠「辣」還一再「加辣」,收取雙倍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
住宅辣稅
額外印花稅:
買房36個月內轉售,將按持有期繳付額外印花稅最高達兩成;
從價印花稅:
持有一套房子的業主再買房,從價印花稅調升至劃一的15%;
買家印花稅:
非香港永久居民及所有公司購買本港住宅,須繳付最高30%的稅款。
非住宅物業辣稅
住宅辣稅一實行,投資者見情況不妙,立刻轉戰商鋪、寫字樓、工廈及車位等,使得政府2013年2月再出招——非住宅物業稅率上升至物業價格的1.5%。
除此之外,其餘各類非住宅物業均需繳付雙倍印花稅,最高達8.5%,以購買5,000萬港幣的商鋪來計算,印花稅從212.5萬至425萬不等。
02 疫情下 今時不同往日
時間線走到今年,香港為抗擊疫情封關,曾經門庭若市的零售業受到影響;政府為抗疫限制餐廳人數及開放時間,使得餐飲業也有所波及。
部分商鋪為了開源節流,不會日日開張;當然也有一些經濟稍困難的,不得不退租。拿銅鑼灣渣甸街的6層樓巨鋪來說,3年前維密風風火火進駐,700萬月租一簽10年,如今也人去樓空。
03 辣怎麼撤?
或許正是因此,「撤辣」的號角風風火火吹了快一年,終於從「工商鋪」率先下手。政府渴望通過減低稅收,吸引商家來買鋪租鋪,救救低迷許久的零售業。
而本次港府撤銷的是工商鋪的辣稅,生效之後,買方便不再需要支付高昂稅費。
商機在哪裡?
波動市下,市面上不乏讓價不少的工商鋪,加上政府撤辣,投資成本與過去相比大減,若有心入市,不妨多留意相關資訊。
04 住宅「撤辣」暫未有消息
另外,大家最關心的住宅印花稅方面,目前暫未有「撤辣」消息,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撤辣」可降低買家入市成本,釋放被壓抑的購買力,一定時間及程度上可以推動樓市發展。
尾聲
各位放心,有任何新消息,小編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記得關注美聯物業微信號,及時獲取香港樓市的最新資訊!
微信掃碼關注【美聯物業香港】微信號
解鎖更多香港樓市情報!
微信ID: meilian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