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撤辣效應帶動,今年第二季全港二手住宅(包括二手私人住宅及二手公營房屋)註冊量錄13,295宗,按季顯著增加約74.2%。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買賣註冊登記個案並將全港劃分為130分區分析,今年第二季共有125區註冊量按季上升,即宗數增加的地區比率達到約96.2%。若以次季10個二手住宅註冊量最多的區份計算,註冊量悉數按季增加,當中屯門市中心錄537宗登記居首,宗數按季增加約43.6%;元朗市中心宗數升近8成至372宗,排名第二;荃灣市中心錄354宗緊隨其後,按季亦升約65.4%(見表)。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若以宗數按季升幅計算,首季最活躍的10區中,除宗數排名第二的元朗市中心升近8成外,馬鞍山與粉嶺/粉嶺北/沙頭角/打鼓嶺升幅更超過8成,按季分別上升約81.6%及約80.7%(見表)。
首十區呎價「三升七跌」
然而,樓價並未有跟隨註冊量同步明顯上升,上述最活躍的10區中,呎價按季「三升七跌」。當中將軍澳市中心平均實用呎價升幅最大,呎價按季升約4.8%;北角/炮台山呎價則按季升約3%;而天水圍呎價亦有約1.9%的按季升幅(見表)。
反觀,最活躍的10區中,康城平均實用呎價按季跌幅最大,跌約6.9%;粉嶺/粉嶺北/沙頭角/打鼓嶺亦下跌約5.1%;註冊量居首兩名的屯門市中心及元朗市中心,呎價則分別按季下跌約4.4%及約4.2%,至於大圍、馬鞍山及荃灣市中心呎價則錄約0.1%至約3.6%的按季跌幅(見表)。
美聯地區百科130分區 (https://www.midland.com.hk/zh-hk/district)
美聯於2021年首創的地區百科專頁,以HEATMAP形式呈現全港88分區的樓市資訊。2022年地區百科進一步優化,將全港88分區再細分至130分區,提供區內不同資訊,如全新盤、貨尾盤、二手樓、未來供應、設施、交通等,連同成交走勢及個案,為市場提供更仔細的分區樓市情況。
延伸閱讀:
入市備忘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2.0 | 按揭專家
最新動態
賣樓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