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特朗普獲得277張選舉人票,再次入主白宮,成為第47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勝利宣言,稱會帶領美國復興。
特朗普勝選:料對港樓市影響有限
保護主義政策延續 影響已被消化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都會延續對中國的保護主義政策和高額關稅,因此大選結果對香港樓市的影響已被市場消化。
焦點轉向美國經濟數據及中國振興措施
市場關注點將轉向美國經濟數據、議息結果,以及即將閉幕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的經濟振興政策。
維持第四季樓價上升3%預測
布少明指出,息口走勢對香港樓市影響更大。預期特朗普上台後或加快減息步伐,將有利樓市交投及價格。若美國維持減息步伐,預計第四季香港樓價將上升3%。
中國振興措施成關鍵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於11月8日閉幕,料將公佈新一輪振興經濟措施。若中央推出力度超出預期的刺激政策,樓價或有機會進一步上升。
美國大選2024懶人包︰基本資訊
美國將於2024年11月5日舉行總統大選,這場選戰出現重大轉折,原定出戰的現任總統拜登於6月首場辯論後退選,由現任副總統賀錦麗接棒,對戰尋求捲土重來的前總統特朗普。
美國大選是如何運作的?
美國的選舉制度採用選舉人團制度(Electoral College)
美國大選︰選舉人票制度要點:
- 全國共有538張選舉人票
- 獲得270張或以上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勝出
- 大多數州採用”贏家通吃”規則
- 焦點通常集中在10個左右的搖擺州
美國大選除了選總統,還選什麼?
11月除了總統選舉,大選還包括:
共和黨目前控制著眾議院,這是制訂開支計劃的地方。民主黨則把持著參議院,這裏是投票決定政府關鍵人員任命的地方。
兩院決定立法通過與否,且能夠在多數派政黨與總統意見不一致時,作為對白宮決策的制衡。
誰能在美國大選中投票?
大部分年滿18歲的美國公民都有資格在總統選舉中投票︰
- 年齡要求:18歲以上的美國公民
- 選民登記:除北達科他州外,所有州都要求選民事先登記
- 海外選民:可通過聯邦郵寄選票申請(FCPA)參與投票
美國大選︰重要時間表
- 投票日期:2024年11月5日
- 競選期:2024年7月至11月
美國大選2024懶人包︰候選人背景解析
賀錦麗(Kamala Harris)
- 年齡:60歲
- 現職:美國副總統
- 學歷:法律博士
- 專業背景:
- 三藩市地區檢察官
- 加州總檢察長
- 美國參議員
- 歷史意義:美國首位女性副總統,也是最高級別女性政治官員
特朗普(Donald Trump)
- 年齡:78歲
- 前職:美國第45任總統
- 背景:房地產企業家
- 特點:
- 商業帝國創建者
- 媒體影響力強
- 社交媒體粉絲超過9000萬
- 連續三次獲得共和黨提名
美國大選2024懶人包︰最新民調走勢
根據RealClearPolitics網站民調走勢,7月21日拜登宣布放棄連任後,原本民調一直領先的川普開始下滑,8月5日出現黃金交叉。9月10日總統候選人辯論後,賀錦麗民調持續攀升,9月15日突破49%。截至10月13日,賀錦麗的綜合民調以48.9%領先川普的47.2%。
美國大選2024懶人包︰核心政策比較
經濟政策
在經濟政策方面,兩位候選人提出截然不同的發展願景。賀錦麗強調透過增加基礎建設投資和發展綠色能源來振興經濟,同時主張提高企業稅率以支援中產階級。特朗普則提出全面性的貿易保護政策,包括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但經濟學者警告這可能導致物價進一步上漲。
移民政策
移民政策是另一個重要戰場。賀錦麗支持推動全面性的移民改革,主張在加強邊境管理的同時,也要建立更人道的庇護制度。特朗普則堅持其強硬路線,承諾將驅逐數百萬非法移民,並完成美墨邊境圍牆的建設。
社會議題
在社會議題上,兩人的立場同樣涇渭分明。賀錦麗大力支持墮胎權,承諾推動全國性的生育權立法保障。特朗普則支持各州自行決定墮胎政策,但他的立場得到福音派選民的堅定支持。
國際事務
在國際事務方面,這場選舉的結果將深遠影響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以巴衝突
面對持續升溫的以巴衝突,賀錦麗支持「兩國方案」,同時呼籲停止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特朗普雖然聲稱能迅速結束衝突,但他過去親以色列的立場廣為人知。
俄烏戰爭
在俄烏戰爭議題上,賀錦麗承諾延續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並維持對俄羅斯的制裁。特朗普則表示能在24小時內結束戰爭,但未提供具體方案。
對華政策
對華政策是全球特別關注的焦點。無論誰勝出,美國對中國的強硬立場預期都不會改變。賀錦麗傾向延續拜登政府的戰略圍堵政策,包括維持科技出口管制。特朗普則可能採取更具對抗性的貿易政策,包括提高關稅等措施。
兩岸議題
在台灣議題上,賀錦麗強調支持台灣自我防衛能力,但態度較為克制。特朗普則揚言若中國對台採取軍事行動,將實施最高200%的懲罰性關稅。
美國大選常見問題(FAQ)
什麼是「選舉人票」制度?
美國總統大選採用「選舉人票」制(Electoral College)。全國共有538張選舉人票,候選人需獲得270票或以上才能當選總統。大多數州採用「贏家全取」方式,即在該州獲得最多普選票的候選人可獲得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
選舉結果何時會公佈?
通常情況下,選舉結果會在投票日(11月3日)當晚或隔天公佈。然而,2024年由於預計會有大量郵寄選票,結果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確定。如果選情接近,任何一方都可能對結果提出質疑。
郵寄投票會對選舉造成什麼影響?
受疫情影響,預計採用郵寄投票的選民人數將大幅增加。這可能導致計票延遲,甚至引發對選舉結果的爭議。部分州不計算在選舉日之後才送達的選票,這可能影響最終結果。
除了總統選舉,還有哪些重要選舉同時進行?
除了總統選舉,國會的參議院和眾議院選舉也同時進行。參議院將改選約三分之一席位,眾議院將改選全部435個席位。這些選舉結果將影響新總統能否順利推動政策。
為什麼國會選舉也很重要?
國會選舉結果將決定參眾兩院的權力分配。這直接影響新總統能否順利推動經濟政策及其他重大議案,對全球及投資市場都有重要影響。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佔多數,而民主黨在眾議院佔多數。
美國大選對香港樓市有什麼影響?
短期內,大選結果將影響市場情緒和交投。長遠來看,香港樓市基本面仍然穩健
賀錦麗當選的影響
- 政策溫和,香港樓市較穩定
- 利率可能維持平穩,供樓壓力不會大增
- 中美關係相對可控,利於市場信心
- 國際資金流入香港機會較大
特朗普當選的影響
- 政策激進,樓市波動風險增加
- 貿易戰升級可能影響香港經濟
- 利率政策不確定性高,影響供樓成本
- 國際資金可能轉趨觀望
投資者需要謹慎評估風險,特別注意:
- 美國利率走向
- 中美關係發展
- 資金流向變化
- 本地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