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一如所料,在2023年5月初的議息聲明中,刪去有關暗示進一步加息的措辭,表示由2022年初至今的加息周期接近尾聲,而根據市場投資者的綜合意見,6月份加息的機會率是零。
美聯儲局是次議息聲明刪去有關暗示進一步加息的措辭,是次美國加息周期或將接近尾聲,而美國加息周期雖見頂,但美國通脹率與目標2%仍有一段距離,相信年內調頭減息的機會不大,年內聯邦基金利率將繼續維持高水平一段時間,視乎未來通脹及經濟數據。
事實上,自美國5月3日公布加息0.25厘,市場視之為今次加息周期最後一次加息。而香港三大發鈔銀行HSBC滙豐 、中銀香港 、渣打香港在5月4日率先上調最優惠利率(P)和港元儲蓄戶口利率0.125厘,其他銀行也相繼調高息率。
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日前表示,自2022年3月以來,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累積上調500點子,在不穩定的環球形勢下,市場預期利率走勢仍然波動,經過充分考慮宏觀經濟環境、本港銀行同業拆息走勢,以及對本港經濟的影響,相信有關港元利率的調整合適。滙豐會繼續密切留意外圍環境的變化,有需要時調整利率水平。
加息完結對樓市利好
加息周期完結對樓市都是利好因素,若買樓人士預期按揭利率保持不變,預期供樓負擔不會再增加下,將能進一步加強買樓意欲,對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對於供樓人士來說,加息0.125%影響不算太大,以還款期30年計,每100萬元樓按貸款將為增加大約70元。如果手上有500萬的按揭,每月供款多了大約近350元。
那麼,到底2023年,是買樓還是賣樓的時機,有一個數據可以研究下。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根據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樓註冊個案,並扣除已知內部轉讓、特殊成交個案等計算,4月份帳面獲利比率錄約84.7%,雖然較3月約86.2%減少約1.5個百分點,但仍創半年以來的第二高。
10個人賣樓 8個賺到錢
即是話,10個人出貨,仍然最少有8個人以上賺到錢。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若以二手私樓個案按持貨年期劃分,4月份持貨逾15年個案悉數獲利離場,與3月相同;至於4月份持貨15年或以下個案的帳面獲利比率約79.7%,比起3月約81.5%減少約1.8個百分點。若以18區劃分,4月帳面獲利宗數最多為將軍澳及西貢,錄165宗,獲利比率約86.8%;第二位是沙田區,錄157宗帳面獲利,獲利比率約88.2%;荃灣宗數排第三,錄132宗,而該區獲利比率達89.8%。
香港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最近表示,本港2023首季整體樓價上升5%,交易宗數增至每月平均約4,600宗,與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相若,在樓價連升多月後,4月及5月時有所減慢,但仍然穩健。
他又表示,香港樓價仍然高企,市民置業負擔指數在首季升至73%,遠高於20年長期平均數51%,顯示樓價與市民負擔能力仍然脫節。今年的息口仍有不明朗因素,但因應經濟繼續復甦,相信樓市會保持平穩,暫時不太擔心會因為美國再加息而大跌。
延伸閱讀: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2.0 | 按揭專家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