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熱銷,累積貨尾量進一步減少。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截至10月底,全港累積貨尾量(包括樓花及現樓)進一步回落至約19,628個單位,按月再減1.1%。連跌9個月,創自2023年6月後的28個月(逾2年)新低。與今年1月高位23,121伙相比,累減約15.1%;以全年計,首10個月跌幅達9.4%(見圖一)。

今年新盤成交勢破歷史紀錄,帶動累積貨尾量自9月跌穿2萬伙關口後,10月再進一步減少,回落走勢明確。不過,目前累積貨尾量依然充裕,相信發展商會繼續積極去貨以減輕庫存。隨著美國進一步減息,本港銀行亦跟減0.125厘,加上關稅爭端緩和,再配合港股先前造好引發財富效應、租金上升刺激租轉買需求及長線投資者積極入市等利好因素,為樓市帶來強勁支持,料一手成交旺勢持續,貨尾單位有望進一步減少,預期今年底或有望跌至約1.9萬伙水平。
年內首10個月舊貨尾大減近8,000伙 九龍區去貨最快
值得留意,今年累積貨尾量持續減少,當中舊貨尾(2024年或以前推出項目尚未售出單位)去貨快成一大原因。據資料顯示,2024年底累積貨尾錄21,674伙,截至今年10月底此批舊貨尾已大減至13,675伙,即大減近8,000伙(或近37%)(見圖二)。除了年內樓市受惠各項利好因素帶動外,發展商加快去庫存的策略亦推動舊貨尾去貨進度。

九龍區舊貨尾去貨最快 首10個月大減4成
若將舊貨尾按港、九、新界三區劃分,九龍區(包括將軍澳及西貢)舊貨尾去貨最快,今年首10個月九龍區大減4,970伙,減幅達40.8%;新界區方面,舊貨尾亦減少1,977伙,減約31.2%;港島區(包括愉景灣)舊貨尾則減約33.2%,年內減少1,052伙(見表)。

貨尾「舊去新來」 年內累積量仍減少約9.4%
發展商加快銷售舊貨尾的同時,今年亦積極推售全新盤。據統計,今年首10個月共推出43個全新盤項目,單位總數合共13,932伙;雖然新盤市場表現理想,但因短期內難以完全吸納所有新供應,導致一批新貨尾(今年推出項目尚未售出單位)積存,而今年首10個新貨尾增加約5,953個。然而,由於舊貨尾吸納力強勁,去貨進度大於新貨尾新增數量,令累積貨尾量依然錄得明顯回落,最新10月底已跌至19,628伙,年內減幅約9.4%(見圖二)。
延伸閱讀:
入市備忘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2.0 | 按揭專家
最新動態
賣樓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