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最新「公屋富戶」規定、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否要遷出、公屋富戶租金如何計算?以下為你整理2025/2026年度最新公屋富戶政策重點,助你一次過掌握。
本頁重點關鍵字:公屋富戶、富戶政策2025、富戶政策入息資產限額、公屋富戶政策、富戶政策申報表
什麼是「公屋富戶」?

「公屋富戶政策」(簡稱「富戶政策」)是房委會針對公共租住房屋(包括中轉房屋)的住戶而設,用作:
- 節省公屋資助,將資源留給有需要人士
- 要求有一定負擔能力的住戶繳付較高租金,或在符合條件時遷出公屋
核心概念:
- 若住戶被視為「公屋富戶」,可能需:
- 繳付 2.5倍 / 3.5倍 / 4.5倍 淨租金加差餉,或
- 直接遷出公屋單位
公屋富戶入息及資產限額(2025/2026)
根據文件《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統稱富戶政策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2025/2026年度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如下:
「公屋入息限額」即指「公共租住房屋入息限額」
資產淨值限額 = 2025/2026年度公屋入息限額的 100 倍
遷出門檻 = 入息超逾 5 倍 或 資產超逾 100 倍
一般家庭(所有年齡)
| 家庭人數 | 每月入息超逾公屋入息限額 2–3倍 (需交 2.5倍租金) | 每月入息超逾 3–4倍 (需交 3.5倍租金) | 每月入息超逾 4–5倍 (需交 4.5倍租金) | 每月入息限額(5倍,達此需遷出) | 資產淨值限額(100倍) |
|---|---|---|---|---|---|
| 1 人 | 26,181 – 39,270 | 39,271 – 52,360 | 52,361 – 65,450 | 65,450 | 1,310,000 |
| 2 人 | 40,461 – 60,690 | 60,691 – 80,920 | 80,921 – 101,150 | 101,150 | 2,030,000 |
| 3 人 | 50,201 – 75,300 | 75,301 – 100,400 | 100,401 – 125,500 | 125,500 | 2,510,000 |
| 4 人 | 62,001 – 93,000 | 93,001 – 124,000 | 124,001 – 155,000 | 155,000 | 3,100,000 |
| 5 人 | 77,301 – 115,950 | 115,951 – 154,600 | 154,601 – 193,250 | 193,250 | 3,870,000 |
| 6 人 | 90,881 – 136,320 | 136,321 – 181,760 | 181,761 – 227,200 | 227,200 | 4,550,000 |
| 7 人 | 99,861 – 149,790 | 149,791 – 199,720 | 199,721 – 249,650 | 249,650 | 5,000,000 |
| 8 人 | 111,661 – 167,490 | 167,491 – 223,320 | 223,321 – 279,150 | 279,150 | 5,590,000 |
| 9 人 | 123,141 – 184,710 | 184,711 – 246,280 | 246,281 – 307,850 | 307,850 | 6,160,000 |
| 10+ 人 | 134,361 – 201,540 | 201,541 – 268,720 | 268,721 – 335,900 | 335,900 | 6,720,000 |
重點:
- 家庭入息超逾「公屋入息限額」2倍起就會被視為「富戶政策」對象
- 入息愈高,需繳付的租金倍數愈高,直至超逾5倍需遷出
所有成員年滿55歲的小家庭(長者家庭)
對於全部家庭成員皆年逾55歲的 1–3 人家庭,入息及資產限額較優厚:
| 家庭人數 | 每月入息限額(5倍) | 資產淨值限額(100倍) |
|---|---|---|
| 1 人 | 65,450 | 3,100,000 |
| 2 人 | 101,150 | 3,100,000 |
| 3 人 | 125,500 | 3,100,000 |
註:(一)4人家庭的資產淨值限額(3,100,000),亦適用於所有成員皆年逾55歲的1至3人小家庭。
公屋富戶政策 2025/2026:入息超額如何計算?

1. 不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住戶
以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為基礎,按超額倍數決定租金級別:
| 家庭入息水平(以公屋入息限額為基準) | 租金/安排 | 說明重點 |
|---|---|---|
| 超逾 2倍 至 未滿 3倍 | 繳付 2.5倍 淨租金/暫准證費 + 差餉 | 仍可續住公屋,但租金大幅提高 |
| 超逾 3倍 至 未滿 4倍 | 繳付 3.5倍 淨租金/暫准證費 + 差餉 | 超額更多,租金倍數再提高 |
| 超逾 4倍 至 未滿 5倍 | 繳付 4.5倍 淨租金/暫准證費 + 差餉 | 屬高收入公屋戶,如連續兩個申報周期維持此水平有機會被要求遷出(按政策註(三)) |
| 超逾 5倍 | 必須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 不再符合租住公屋資格 |
| 總資產淨值 ≥ 公屋入息限額 100倍 | 必須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 即使入息未超逾5倍,但資產過高亦要遷出 |
2. 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住戶
根據文件註(三):
如住戶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或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5倍,或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或選擇不作出申報……均須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即是說:
- 一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即使入息未超額),一般情況下仍須遷出
- 除非符合特別豁免條件,否則不能續住
富戶政策申報:何時要申報?申報甚麼?
誰需要按「富戶政策」申報?
- 一般情況:
- 租住公屋滿10年或以上 的住戶
- 每 兩年 需進行一次入息及資產申報
- 特別註明:
- 凡透過
- 「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或
- 「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
- 不論居住年期,均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申報
- 凡透過
申報內容
- 家庭成員的 每月入息
- 家庭 總資產淨值(包括存款、投資、物業等)
- 是否擁有 香港住宅物業(購入後一個月內須主動申報)
富戶政策申報表 2025:如何取得?
雖然原文件沒有提供下載連結,但一般做法為:
- 房委會在申報周期開始時,會主動郵寄富戶政策申報表給相關住戶
- 住戶需按指示填寫並連同證明文件交回
- 如遺失表格,可向屋邨辦事處查詢及索取最新版本
- 建議直接以屋邨辦事處或房委會官方渠道為準,以免用錯舊版表格
填寫申報表注意事項
家庭申報不用填個人總資產淨值
富戶申報表中有一部分供住戶填寫個人總資產淨值,此部分只供選擇分開以個人身份申報的家庭成員填寫,一般公屋住房多以家庭申報,則僅須於上一部分剔選資產水平,無須填寫此部分。
資產總值可扣除賠償 / 退休金
如戶籍內有家庭成員離世、患上危疾,或因工作、交通及其他意外受傷,引致喪失工作能力,因而收取一筆過非法定賠償(如危疾保險賠償)或其他財政援助,或因退休而收取一筆過退休金,兩項款額均可在家庭總資產淨值中扣除。
資產淨值計算:哪些可扣除?
根據註(二),以下項目可在資產總值中扣除(即不計入富戶資產淨值):
- 家庭成員 離世/患上危疾
- 因 工作、交通及其他意外 受傷,喪失工作能力的 一筆過賠償金
- 因家庭成員離世而收取的 一筆過非法定賠償金及其他特別財政援助
- 因退休而收取的 一筆過退休金
如你有以上款項,建議在申報時清楚列明並提供證明,以免被錯當作一般資產。
何時要遷出?何時可暫住?
必須遷出公屋的情況
符合以下任何一項,房委會將引用《房屋條例》第19(1)(b)條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租約/暫准證:
- 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或
- 家庭入息超逾公屋入息限額 5倍;或
- 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入息限額 100倍;或
- 選擇不作申報(包括未交表或未提供所需資料);或
- 在 兩個申報周期(即4年) 的入息水平均超逾入息限額 4倍但不多於5倍
暫時居住安排(定期暫准居住證)
- 如住戶有困難未能如期遷出,可申請在現居公屋單位暫住
- 房委會可視乎情況批出 「定期暫准居住證」,有效期最長 4個月
- 在4個月限期內或過後,房屋署不會重新評估租住公屋資格,住戶必須遷出
- 暫住期間需每月繳付:
- 4.5倍淨租金/暫准證費加差餉 或
- 市值租金/暫准證費
- 以 較高者為準
注意:如因申報時作虛假陳述(包括沒有如實申報)而被發出遷出通知書,不得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
傷殘津貼住戶的特別安排
如家庭成員符合資格領取/正在領取 社會福利署「傷殘津貼」:
- 即使家庭入息或資產淨值超逾現行限額,亦可申請繼續租住現居公屋單位,毋須遷離
- 前提:住戶 並無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 不過,如家庭入息超逾公屋入息限額 5倍:
- 仍須繳交 4.5倍淨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以較高者為準)
詳情建議向所屬屋邨辦事處職員查詢。
租金可否回落?入息下跌時怎樣處理?
根據註(四):
- 正在繳付:
- 市值租金,或
- 4.5倍 / 3.5倍 / 2.5倍 租金/暫准證費加差餉 的住戶
- 如家庭入息:
- 連續三個月 或因 永久性原因 下降至 低於相關入息限額;以及
- 家庭總資產淨值不超逾當時相關限額;且
- 並無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則可申請改為繳付較低水平的租金/暫准證費。
實際能否調整,須由屋邨辦事處按個案審批。
公屋富戶、房協富戶政策有何分別?
- 本文件屬 房委會公屋富戶政策,主要針對公共租住房屋及中轉房屋住戶
- 「房協富戶政策2025」雖然原則相近(以入息及資產衡量是否需要公屋資助),
但細節(限額、租金倍數、申報安排)可能不同 - 兩者應 分開參考,以各自最新政策文件為準
公屋富戶政策對業主及準買家有何啟示?(美聯物業觀點)
對於打算由「公屋」走向「置業」的家庭,「公屋富戶」門檻實際上是重要參考:
如你擔心不久後會成為「公屋富戶」,可及早規劃由「公屋租戶」變身「業主」的時間表。
常見搜尋 Q&A:公屋富戶政策懶人包
Q1: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成為「公屋富戶」?
- 先查閱自己家庭人數對應的 2025/2026公屋入息限額
- 再對照上文的 2–3倍、3–4倍、4–5倍及5倍入息範圍
- 同時評估資產淨值是否超逾 100倍 限額
- 如已收到房委會通知或需繳付倍數租金,通常已被界定為「富戶政策」對象
Q2:富戶政策2025 / 富戶政策2026 有何不同?
- 富戶政策每年可能因應 公屋入息限額調整 而更新
- 本文以 2025/2026年度 最新文件《HD1120C (2025年10月修訂)》為準
- 日後如限額有變,需以房委會最新版公告為依歸
Q3:富戶政策申報表2025 可以網上下載嗎?
- 一般由房委會 郵寄表格 給需要申報的住戶
- 如需要補領或查詢,可直接向 屋邨辦事處 索取最新版本
- 請以官方渠道為准,以免使用舊版表格影響申報
結語:掌握「公屋富戶」資訊,及早規劃住屋出路
「公屋富戶政策」不單是一套規管制度,更是很多家庭由公屋走向置業的分水嶺。
只要清楚掌握:
- 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
- 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 租金倍數及遷出門檻
就能更好地為未來幾年的住屋及置業路線作出安排。
如你正關注「公屋富戶」、「富戶政策2025」、「富戶政策入息資產限額」,並考慮轉為上車買樓,可以把你家庭人數、概略入息及預算告訴我,我可以幫你整理一份簡易的置業規劃建議供你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