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物業持有成本上升,不少業主及租客都關心未來電費走勢。根據政府及兩電最新公布,2026年中華電力(中電)及香港電燈(港燈)的平均淨電費(即基本電費 + 燃料調整費)將略為下調約 2%,但同時基本電費會上調。對於打算買樓、換樓或投資收租的客戶,了解未來電費開支走勢,有助更準確預算每月家庭及物業營運成本。
以下美聯物業為你整合重點,助你快速掌握 2026 年電費變化及對業主、租客的實際影響。
一、2026年電費概要:淨電費跌、基本電費升
1. 中電:平均淨電費跌 2.6%,每度電降至 140.6 仙
- 2025 年平均淨電費:每度電 144.3 仙
- 2026 年平均淨電費:每度電 140.6 仙
- 變動:下調約 2.6%,每度電減 3.7 仙左右
結構變化方面:
- 基本電費:
- 由每度電 98 仙左右,加 3.2 仙至 101.2 仙(即 $1.012)
- 燃料調整費:
- 隨國際燃料價下跌,減 6.9 仙至每度電 39.4 仙
整體而言,燃料部分跌幅大於基本電費升幅,令淨電費錄得實際下調。
2. 港燈:平均淨電費跌 2.2%,每度電降至 163.3 仙
- 2025 年平均淨電費:每度電 167 仙
- 2026 年平均淨電費:每度電 163.3 仙
- 變動:下調約 2.2%,每度電減 3.7 仙
結構變化方面:
- 基本電費:
- 2026 年加 5 仙至每度電 127.9 仙(即 $1.279)
- 燃料調整費:
- 2026 年 1 月起減少 8.7 仙至每度電 35.7 仙
同樣地,燃料調整費大幅回落,抵銷基本電費上升,令整體淨電費略為下調。
二、政府及兩電立場:壓抑電費,同時提升穩定及減排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指出,政府在新一輪 5 年發展計劃內,重點審核兩電的投資規劃及售電量預測,目標是「在保證供電穩定及減排的前提下,盡量壓縮電費升幅」。在多輪磋商後,中電及港燈同意 2026 年平均淨電費均錄得約 2% 的下降。


兩電亦提到幾個重點方向:
- 增加天然氣比例,減少使用煤炭
- 引入潔淨燃氣發電機組,降低排放
- 持續投資電力基建,更換老舊設備,提升供電穩定
- 加強應對極端天氣(如颱風、水浸)能力
這些中長線投資,有助維持高穩定度,同時長遠影響電費結構(尤其是基本電費)的走勢。
三、以家庭為例:電費實際可以慳多少?
根據政府及中電說法,以一個普通三人家庭為例,2026 年中電淨電費下調後,估計每月電費開支可減少約 $10 左右。雖然節省金額並非巨大,但在通脹及其他生活成本上升的環境下,電費有「跌而不升」,對家庭及小業主而言仍是正面訊號。
四、對物業業主及租客的影響:如何預算電費?
1. 自住業主:電費屬長期固定開支之一
自住人士在計算每月供樓、本金利息、管理費之餘,電費是一項持續且不可省略的生活開支。
2026 年:
- 若你屬中電區(九龍、新界等),每度電淨電費約為 140.6 仙
- 若你屬港燈區(香港島、南丫島等),每度電淨電費約為 163.3 仙
選擇物業時,除了實用面積及管理費外,也可留意供電公司區域,作為長期生活成本考慮之一。
2. 收租業主:電費對「包水電」租盤尤其重要
對收租業主而言,若租約條款為「包水電」,電費就會直接影響實際回報。
- 2026 年淨電費雖略為下調,但基本電費有上升趨勢
- 若租客用電量較高,總電費仍有一定波動空間
建議收租業主在簽署新租約時,清楚列明:
- 電費由誰支付(業主/租客/共用封頂)
- 僅包「基本電費」或同時包「燃料調整費」
- 是否設有每月用電上限,超出部分由租客自付
這樣不但更易預算回報,亦能減少日後因電費問題而出現爭拗。
3. 商用物業及寫字樓:電費是營運成本重要一環
對寫字樓、商鋪及工廈物業來說,電費通常是租客營運成本的重要部分。2026 年淨電費略為下調,對節省長期營運成本有一定幫助,尤其對:
- 需要長時間開冷氣的辦公室
- 設有大量設備或伺服器的公司
- 食肆、零售等高用電行業
選擇物業時,可比較不同地區、不同屋苑或商廈的實際用電情況,並計算每月預計電費開支,增加成本透明度。
五、極端天氣下供電穩定:對物業價值的潛在影響
近年極端天氣頻繁,2024 年香港更錄得多個颱風紀錄。兩電指出:
- 中電在多個颱風下仍維持高水平供電
- 港燈 2024 年供電穩定度達 99.9999%
- 港燈早於 1980 年代已普遍採用電纜隧道,淘汰架空電纜
- 為應對水浸風險,提高新設施地基,高價及加固現有工程
對物業而言,穩定電力供應不僅關乎舒適度,更涉及:
- 冰箱、電腦及電器的安全使用
- Lift、公共設施及保安系統運作
- 商場及寫字樓的營運連續性
長遠而言,供電可靠性高的地區,更有利維持物業吸引力及租客留置率。
六、智能電表、減排及電動車:未來與電費息息相關
兩電均提到未來會加強:
- 推廣智能電表:
- 港燈現時已有約 59 萬用戶使用智能電表
- 有助用戶監察用電模式,更有效控制電費
- 支援電動車發展:
- 增加充電設施
- 推出智能減排措施
對物業而言,這代表:
- 配備充電車位的屋苑及停車場,未來更具市場吸引力
- 具備智能管理系統、支援節能及監察電費的物業,或更受自住及企業客青睞
七、總結:電費略減屬正面訊號,規劃物業支出更要長遠
整體來看,2026 年中電及港燈的平均淨電費均約下調 2%,主要受惠於燃料調整費下跌;然而基本電費則有上升趨勢,反映兩電需要長遠投資維持供電穩定及減排。
對美聯物業客戶而言,無論是自住、收租或營運商用物業:
- 應把電費視為固定成本的一部分,與按揭供款、管理費一併考慮
- 了解不同地區、不同供電公司的電費情況,作為選樓、選舖的考慮因素之一
- 善用智能電表及節能方案,在電費略有下調的環境下,爭取更大實際節省空間
如你希望在選購物業時,了解不同屋苑及地區的實際生活成本(包括管理費及預計電費開支),可聯絡美聯物業代理,為你提供更全面的市場資訊及個人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