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款與入息比率是指每月按揭供款佔每月收入的百分比,是申請按揭人士基本門檻,一旦超出金管局指定的比例,銀行便不會批出按揭,由於比例會根據多個情況出現變動,對於首次置業人士難以消化。
Search Results for "供款與入息比率"
【連租約買賣交易2023】買家、賣家、租客的風險和注意事項
什麼叫連租約買賣? 一般來說,買家購入物業的形式大致可分為兩種,分別是「交吉」和「連租約」。交吉指物 […]
【2023按揭攻略】9成、8成按揭須知 | 壓力測試 | 按揭保險 | 居屋、新樓按揭計劃比較回贈
九成按揭7大要求 香港買樓最多可以做到9成按揭,但需要符合幾個以下條件才可以做到,包括 擁有「首置人 […]
【綠置居2023】三大屋苑近5,000伙 首期4萬有找
綠置居以市價41折出售,價錢絕對便宜,最平入場費只是75萬元,料為綠置居歷來最平入場費,大約4萬元首期已經可上車。單位面積由184至489平方呎,單位平均呎價介乎4,490至5,410元,售價由75萬至271萬元。申請費250元。
【定息按揭】大型銀行VS按證公司 應該用…?
現時主流的定息計劃中,包括最近大型銀行推出的定息按揭計劃,以及按揭證券公司一直提供的定息按揭計劃。按證公司定息按揭計劃在計算供樓負擔比率時,毋須通過銀行加息3%的壓力測試,只需要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入市門檻因而降低。
【經絡分析】H按2022下半年有機會觸及2.5厘水平
全球關注息口會否有大幅上升的可能。加上銀行半年結在即,令近日的市場資金更趨緊絀。雖然拆息逐步上升,但短期內拆息按揭計劃(H按)仍比最優惠利率按揭計劃(P按)及定息按揭計劃節省更多利息。供樓及打算置業人士要留意整體經濟表現及自身負擔能力,時刻作出風險管理。
【疫市置業】4大貼士捕捉上車良機!
近年樓市受疫情影響,不少二手業主願意拓寬議價空間,多個屋苑出現減價幅度高達六位數字的減價筍盤,不少有意置業人士「心鬱郁」想上車。置業是人生大事,有買樓計劃的人士可考慮以下4大置業貼士後,再決定是否上車。香港住宅剛性需求仍然強烈,長遠仍能健康發展,在疫市下不妨部署置業。
【經絡教路】無懼加息 定息按揭精明懶人包
至於定息按揭,在未來長達20年的時間也是採用相同利率,所以借款人也不用擔心利率波動的風險。此外,定息按揭可配合新按保使用,即800萬元物業最高借90%按揭;1,000萬元物業最高借80%按揭;轉按申請人最高借80%按揭。惟同樣需要支付按揭保險費。
【放寬按揭】林鄭Plan 2.0 重點你要知
按證公司將擴大按保計劃適用範圍,為價格1,200萬港元以上至1,920萬元的合資格物業提供按揭保險,按揭成數最高為五至八成,惟有關按揭貸款以 960 萬元為上限。政府是次因應時機而再次進一步放寬高成數按揭的樓價上限,可激活換樓市場及增加市場交投,令市場的供求及交投達至更平衡的狀態。
【置業投資】買樓收租 小心4大按揭伏位!
根據按揭保險公司的規定,申請高成數按揭必須要以「自住」為目的,自住的人最少為一位抵押人、借款人或擔保人,直至完全清還按揭保險。若果業主用來「出租」,一旦被按揭保險公司揭發,有可能即時被「call loan」(要求借款人提早償還貸款)。
【置業疑難】5個銀行不批出按揭的原因
金管局規定按揭申請人必須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或壓力測試才能獲批按揭,如果申請人計錯借貸力或收入出現變數,要放無薪假甚至失業,有機會無法通過壓力測試及供款與入息比率,導致銀行最終拒批按揭。申請人可考慮加入1個或以上的擔保人,對方的穩定收入便可一併加進壓力測試。
【高成數上會】1,000萬以上樓如何申請高於五成按揭?
1,000萬以上物業的壓力測試與1,000萬以下一致,在供款與入息比率方面,每月供款不得高於月入五成,壓力測試方面,當利率上升3厘,每月供款不得高於月入六成(俗稱50/60)。如果有按揭在身,壓測同樣需要調整,每月供款不得高於月入四成。
【私人貸款2023】信用卡及私人貸款都會計入按揭壓力測試
如果申請按揭後才發現因有分期貸款在身,導致無法通過壓測,首先可留意是否有額外收入增加借貸力,如果自身能力不足,便需要考慮增加擔保人以通過壓力測試。為防患於未然,申請按揭前最好先翻查自己的銀行紀錄,留意是否有遺忘的分期貸款,如有先行清還。
【借力買樓】按揭擔保人10大FAQ
不少上車人士未能單靠自己的薪金負擔樓價,或者在疫情下影響收入,買樓需要加入擔保人才能成功上車。為了避開財務風險,一齊留意以下擔保人10大FAQs。
【置業個案】買樓「加按」實戰操作
從事會計的Rico早年買入一個單位收租,今年初與現任太太結婚,打算在結婚後以太太的名字買入一層單位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