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3日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除了大眾關注的一萬元消費券外,亦提及了不少涉及物業市場的措施,我們將節錄當中重點整合。
他強調,中期而言,香港經濟前景正面。預算案指,低息環境及堅挺的用家需求支持下,2021年上半年住宅物業市場暢旺。不過,市場氣氛在2021年第四季因本地股票市場調整和憂慮美國加息而減弱,樓價2021全年仍溫和上升百分之三。政府亦會繼續努力增加土地供應,並密切注意物業市場情況。
多年來政府一方面遏抑投資和投機需求,另一方面盡力協助市民置業安居。政府在2019年底放寬了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提供的按揭保險計劃,市民反應正面,樓市也維持穩定。
林鄭Plan 2.0 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升至1,200萬
考慮到目前市場環境、未來數年供應情況及首次置業人士和計劃樓換樓自用家庭的需要,政府已指示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修訂按揭保險計劃,可申請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由1,000萬元提升至1,200萬元,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則會由現時8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稍後會公佈詳情。至於各項樓市需求管理措施則無意放寬。
簡單而言,新措施下,1,920萬元以下物業,可以最多借960萬元上限按揭金額,即是樓價的5成;而1,600萬元以下物業,最多借6成;1,200萬元以下最多借8成;1,000萬元以下則最多可借9成。
設立住宅租金開支扣稅
陳茂波建議,由2022/23課稅年度起,設立住宅租金開支扣除,以減輕並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租住私人物業的負擔,每個課稅年度的扣除上限為10萬元。預計政府收入將減少33億元。預期在今年第二季將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及「明日大嶼」
他一再強調,《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及「明日大嶼」計劃,將會是增加本港土地供應的重要舉措,可大量增加房屋供應。政府正爭取在兩至三年內為這四個土地開拓項目制訂發展方案,亦會加緊落實新發展區的工程,確保房屋項目如期落成。
私營房屋方面,估計2022年起計的五年內,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超過19,000個,較過去5年的平均數增加約百分之十四。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潛在供應量達98,000伙,為近年新高。
因應疫情,政府亦會盡速立法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未能如期繳交租金的租戶,終止租約、服務或採取其他相關法律行動,措施為期三個月,並可按需要再延長最多三個月;法例在六個月後會自動失效。金管局會與銀行密切溝通,如有業主因租金收入減少而影響其還款能力,銀行會彈性處理。
1,000元電費補貼
同時,政府會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的電費補貼。這項措施將涉及約28億元的開支,約280萬個住宅用戶將可受惠。
延伸閱讀:
入市備忘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VS 呼吸Plan | 按揭專家
最新動態
賣樓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