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投資

美國聯儲局加息0.75厘 利率升至近15年來最高

美國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一如市場預期般連續第四次大手加息0.75厘,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升至3.75至4厘水平。目前政策利率水平已升至2007年11月以來的新高,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稍後將出席新聞發布會,進一步闡述貨幣政策立場。關於接下來貨幣政策的取向,聯儲局在最新的議息聲明中多了以下一句…

房屋局:未來3至4年港私宅供應量佔86%為中小型單位

房屋局發言人表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約9.5萬伙,當中包括約1.5萬伙貨尾單位,以及約6.3萬個興建中但未售出單位,餘下約1.7萬伙來自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熟地」單位。至於,上述整體供應中,估計有約8.2萬伙為實用面積少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約86%….

天璽四房海景銀主盤勁劈1800萬沽 做價返10年前

樓價跌勢持續,有代理行本月中已預計,明年銀主盤數量隨時倍增至400至600間,而樓價每跌一成,該類物業勢「複式」而上,近日有財務機構為求出貨,劈價以10年前價位沽盤。市場消息透露,西南九龍天璽月鑽璽一個高層單位,實用面積約1,400方呎…

買樓 收租 租金回報率

【買樓收租】如何最正確無誤計算租金回報率?

很多人衡量樓價是否抵買,除了銀行估價及附近的樓價比較外,很多時還會考慮租金回報。尤其是買樓收租的投資者,往往會將租金回報與其他投資回報作比較。一般來說,租金回報是將全年收到的租金收入,除以買入樓價所得出的百分比,就是租金回報率。

布少明:施政報告等同減辣 料放寬限制為未來房策主流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是次施政報告等同於宣布減辣,料放寬置業限制將成為未來政府房策的主流方向,有助驅散市場的觀望氣氛,有助吸引現於香港工作、而又未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的人才入市,尤其是已來港居住近5年或以上的人士,預計受惠人數高達18.4萬,為樓市帶來新的購買力。

施政報告:強拍門檻降至7成業權 樓齡70年僅6成

施政報告中提到,政府會物色更多土地以照顧需求並增加土地儲備。當中,政府指會加快業權統一以利老舊市區重建,建議放寬申請強拍門檻,樓齡達50年或以上但少於70年的私人樓宇門檻由八成業權降至七成,樓齡達70年或以上則降至六成。位於非工業地帶的工廈,如樓齡達30年或以上,門檻降至七成業權。

施政報告:提高「北都區」發展密度 住宅地最高地積比6.5倍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指出,「北部都會區」是未來的策略發展據點,本屆政府會全力推進建設。有關「北部都會區」未來工作重點,包括全速造地建屋。港府將全力推進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等已啟動工程的大型項目。大部分其他發展項目已展開規劃,包括新田科技城。

黃建業料樓價全年跌幅雙位數 望港府減辣促樓市交投

美聯集團(01200)主席黃建業指出,加息及疫情夾擊重創香港樓市,如施政報告未能提出有效的「救經濟、振樓市」方案,今年樓市下調已成定局。樓市價跌量縮,跌勢不止,更有加快的趨勢,全年樓價跌幅預測擴大至雙位數,料創2008年後最大跌幅。價跌量卻難升,預計全年整體物業註冊量僅錄約6.4萬宗,將創1991年以來32年新低。

美聯布少明:樓價下調壓力未散 維持全年跌8%預測

疫情鎖港,樓價跌勢告急,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指出,樓價跌勢於第三季轉急,近日政府雖然頻頻出招,但是好淡爭持的局面不改,樓價下調的壓力不散,除非政府推出「減辣」措施,或推行全面免檢疫「0+0」通關,否則預計樓價將持續下跌,

滙豐上調最優惠利率至5.125厘 周五起生效

滙豐銀行宣布,由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起,上調港元最優惠利率(p)12.5點子,由年利率5厘調高至5.125厘。滙豐上一次上調港元最優惠利率是2018年9月28日,當時加息12.5點子,由5厘上調至5.125厘。

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0.75厘 利率升至逾14年最高

美國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上調0.75厘,即達到介乎3至3.25厘的水平,為2008年1月以來新高。作為經濟及貨幣政策前瞻指引的「點陣圖」顯示,官員對2023年、2024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預期中值分別為4.6厘及3.9厘,意味年高利率政策將維持一段較長時間。

美聯料今年樓價跌8% 未來走勢聚焦3大因素

疫情下香港通關無期,樓價偏軟。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認為,樓市「價跌量縮」的情況將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再出現利好消息刺激。現時發展商帶頭「劈價」推盤,加上「息魔」殺到,對二手成交構成巨大壓力,急於放貨的業主即時跟隨減價求售,移民盤亦加入減價行列,令樓價持續向下調整,惟料跌幅有限,預計今年全年樓價將跌約8%。

【疫市置業】4大貼士捕捉上車良機!

近年樓市受疫情影響,不少二手業主願意拓寬議價空間,多個屋苑出現減價幅度高達六位數字的減價筍盤,不少有意置業人士「心郁郁」想上車。置業是人生大事,有買樓計劃的人士可考慮以下4大置業貼士後,再決定是否上車。香港住宅剛性需求仍然強烈,長遠仍能健康發展,在疫市下不妨部署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