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按揭保險

按揭保險 不批

【28Hse】按揭保險不批的原因

申請按揭保險時,單位必須用作自住,不能作出租用途。因此,若然申請人持有多於一個物業,按保公司就會提出質疑,要他們解釋為什麼不居住在原有的物業,要另覓新居居住。就此情況,有些合理原因按保公司是會接受的,比如說申請人原先持有的物業是供父母或家人居住。

按揭 估價

【按揭拆局】4大因素影響物業估價

新盤推出市場時,發展商提供即供及建期付款計劃,買家如果選用建築期付款,可以申請按揭保險,約在收樓半年前才開始申請按揭,銀行屆時才會對物業進行估價,估價基於當時經濟環境、市況、附近大型成交等因素影響,買家要預留資金,以備當時估價上落風險。

新按揭保險

【經絡分析】原來已經咁多人用新按保買千萬物業?

雖然近月樓市交投受疫情影響大跌,但當中申請按揭保險計劃的個案比例卻創紀錄新高,特別是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表現突出,反映「波叔plan」的確能幫助到一些鐘情千萬元以上物業的置業人士以較低首期上車,促進換樓市場的交投。

【經絡分析】1,200萬想買荃灣西新樓 按保費怎預算?

有準買家早前看中荃灣西鐵站上蓋海之戀一個1,200萬元單位,在沒有新按保的日子,如果要買入1,200萬元的住宅,需要支付五成、即600萬元首期,但現在新按保的幫助下,該樓價物業的按揭成數由原有五成增加至八成,只需要兩成首期即約240萬元便可置業。

財政預算案2022

【林鄭Plan 2.0】預算案樓市資訊懶人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3日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除了大眾關注的一萬元消費券外,亦提及了不少涉及物業市場的措施,我們將節錄當中重點整合。預算案指,低息環境及堅挺的用家需求支持下,2021年上半年住宅物業市場暢旺。樓價2021全年仍溫和上升百分之三。

銀行不批出按揭

【置業疑難】5個銀行不批出按揭的原因

金管局規定按揭申請人必須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或壓力測試才能獲批按揭,如果申請人計錯借貸力或收入出現變數,要放無薪假甚至失業,有機會無法通過壓力測試及供款與入息比率,導致銀行最終拒批按揭。申請人可考慮加入1個或以上的擔保人,對方的穩定收入便可一併加進壓力測試。

轉按 入伙

【按揭財技】善用轉按可慳幾多?實戰指南詳細睇!

使用發展商「呼吸PLAN」買新盤,若然蜜月期過去需要支付高息,因此比較精明做法是在買入單位兩至三年後,或者是入伙時順道轉按。除此之外,轉按有不少優勢,即使沒有商「呼吸PLAN」在身的業主也可考慮,今日就同大家傾傾轉按懶人包,讓大家更易理解轉按相關事宜。

按揭保險

【按揭保險】甩保實戰大拆解 教你慳供樓開支!

置業人士如要申請按揭保險,需要支付按保費用,如果選擇一次付清,按保費用由1.15%至5.04%不等,視乎按揭成數及最長還款年期而定。但如果在首年退保,會獲退回40%,次年退回25%,3年內退回15%。因此不少供樓人士希望在財務狀況下退保節省保費。

按揭保險

【按揭保險】六折保費優惠不再?有甚麼拆解方法?

供樓人士最大置業開支除了要支付印花稅,如果有使用按揭保險做高成數按揭,便要額外支付手按保費用,按揭保費屆乎1.15%至5.04%不等,由於市場競爭按保公司一般提供最高六折保費優惠 ,所以能減輕供款人負擔,按保公司根據客人供款能力,將保費折扣調整至六成半至七成。

按揭保險 發展商二按

【一手置業】按揭保險VS發展商二按

近年新盤買家不時被多元化的付款方式而「心大心細」,當中最難抉擇的是如何選用按揭保險及發展商二按。按揭保險是指置業人士可透過支付按揭保費而借入高於銀行按揭成數上限的額外貸款。二按則指發展商與指定銀行以及發展商其下之金融機構合作,分別向置業人士借出一按及二按貸款。

【我要做業主2】買樓增值實戰操作

不論是退休享清福,或是辛勤工作的年青一代,如果要追求價錢相宜而又可兼顧較為寧靜清幽的生活環境,都會考慮於新界西北區置業,好多時,都會透過樓換樓,或者做雙租族,來提升自己的生活環境,當中新界西北區的物業就最受此類用家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