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繼續多,但樓價反而回升。即使過去十數年政府不斷增加土地供應,但樓價仍然高企,甚至創新高,坊間懷疑增加土地供應是否真的有助解決巿民的居住問題。左右樓價的升跌受多種內外因素影響,而2022年樓巿的回調,最關鍵的原因,都明顯是息口的上升。
標籤: 樓價
租盤每日減少 小心租金飆升
為何會出現租金升,樓價不升這個情況,是違反樓市的「物質不變定律」…
今年不可以五窮六絕
我認為每一年都可以出現「五窮六絕」,今年不可以,因為經過三年疫情,香港正在復甦…
按照報導的成交價 一世買不到樓
這個世界沒有假新聞,只有報導與不報導的新聞,而事實上巿場上有不少即睇即買,不講價的高價成交,報紙沒有報導…
【筍盤定義】買樓看數據 如何評定「真‧筍盤」?
樓價仍然高企,小市民不時會找平盤筍盤,務求買到平少少的物業。然而,坊間對平盤筍盤的定義似乎各有不同,但一定要有以下基準作為參考。銀行估足價甚至有凸,就可視為平盤筍盤的準則之一。當然,如果鎖定筍盤後,盡早尋找銀行做按揭,而部份銀行會上門作估價,視乎屋苑是否大型屋苑,而決定會否入屋作實地估價。
粉嶺碧湖花園高層兩房戶529萬元易手 2010年貨升值逾2倍
美聯物業粉嶺-One Innovale花都廣場分行區域經理吳偉文(Raymond Ng) 表示,該行最新錄得粉嶺碧湖花園高層兩房戶以529萬元沽出,2010年貨升值逾2倍……
青衣綠悠雅苑543實呎海景戶 以647萬元於第二市場獲區外客承接
美聯物業青衣港鐵站分行高級分區營業經理李貫甡(George Li)表示,受政府減低印花稅刺激,買家入市態度保持積極,客人入市步伐加快,議價空間慢慢收窄,成交量預計繼續活躍,該行最新促成綠悠雅苑一個543實呎戶,並以647萬元於第二市場價獲外區客承接。
【按揭財技】加按轉按套現 增值資產有辦法
有物業的人士到底要如何活化自己的資產?成日聽日人講加按套現,實際的操作又會是如何?如何透過低息按揭賺取息差?所謂的加按套現,是指物業持人透過將物業重造按揭,由於樓價的升值,借款人可申請的新造按揭貸款可以多於之前未償還的金額,多了的貸款部份便由業主自行運用。
美聯布少明:千萬元以下中小型單位 成推動大市火車頭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調整印花稅,反映政府有聆聽業界的意見,減輕入市置業負擔,釋放利好樓市的訊號,刺激交投。由於調整印花稅主要影響範圍為1,000萬港元或以下的物業,當中逾450萬至900萬元去年住宅交投共佔約5成半,相信此類物業最受惠,因此預計未來千萬元以下的中小型單位將繼續主導市場,成為推動大市的火車頭。
【財政預算案2023/24】除了再派5,000元消費券 你要留意的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23年2月22日發表 2023/24 年度《財政預算案》,除了再派5,000元消費券外,《財政預算案》要留意的事項都有不少。目前的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所謂「辣招」)維持不變。定額100元從價印花稅的物業,由不超過200萬元擴大至不超過300萬元。
【淡巿資產配置】「賣樓套現」VS「加按換樓」機會與風險
如果樓價跌得愈深,效果愈顯著。不過,這只限於樓價及後真的出現大跌,如果賣樓後,樓價上升,那到時業主反而要追樓買樓,支付售樓開支之餘,更要額外付出樓價上升的差額,以及買樓成本。同樣樓價下跌,但不算是深度調整,只是跌10%至15%,亦未必能補足相關成本。
【28Hse】「簡約公屋」選址造價惹爭議?
啟德居民代表是支持「簡約公屋」政策和政府理性解決基層房屋問題,但他們反對有關項目佔用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規劃之土地,並促請政府盡快糾正錯誤。啟德世運道佔地5.7公頃,距離港鐵站約10分鐘步行距離,將會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17至19層高樓宇,預料可提供約10,700個單位。
在樓市失眠的人
過去半年樓市成交量只得正常的一半,而且質素大多數都不是太好,代表持有優質物業的人沒有賣樓。當那些質素不佳的物業貨源減少之後,樓市便會掉頭回升…
【爆哂廠】貨多市唔爽 2023樓價註定無得升?
根據房屋局的公布,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回升,2022年第四季錄105,000個單位,按季增加10,000個,並創紀錄新高,乃自2004年第3季有紀錄以來首次突破100,000伙。105,000個單位,即是差不多等同八個太古城的規模。
美聯黃建業:雙倍印花稅妨礙樓市健康發展
美聯集團(01200)主席黃建業表示,隨着局部通關,凝聚購買力入市等利好因素出現,相信今年樓市會「兔」氣揚眉,市況較去年更好,他期望財政預算案會有吸引人才及資金的措施,並認為雙倍印花稅妨礙樓市健康發展。他相信,息口近乎見頂,樓市亦已觸底,估計全年樓價會反彈5%至10%,看好「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