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資產」一詞再度成為香港樓市熱話。據金管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負資產個案飆升至40,71 […]
標籤: 負資產
【負資產】第三季突破4萬宗 預期第四季會….
金融管理局公布今年第三季末負資產宗數為40,713宗,較第二季末30,288宗上升約34.4%,創自 […]
【2024負資產解構】高成數按揭需謹防變「負資產」
低首期買樓,樓價上升的情況下回報率當然更高,但相反如果樓價下行,風險也會大大提升。負資產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銀行有機會收回貸款的差額(俗稱call loan)。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有穩定的收入,銀行未必會即時call loan,但仍然建議大家清楚計算物業合理的價格和自己的負擔能力。
不識睇市,有需要就買
撤辣後釋放大量香港以及國內大量購買力,樓價短期內有上升空間。美聯儲局亦已釋放減息訊號,鮑威爾強調今年減息三次,如果配合銀行借錢俾人買樓,樓價從回高位亦非難事…
濛濛查查 自己的物業變成負資產
一定是銀行向持有多個單位的業主追收差額,業主不勝其煩,最後以低價賣走一些單位。哪知道殺錯良民,令到不少相同單位估價大幅下降…
【業主怕怕】負資產升 樓市勢危?
所謂「負資產」,即物業市值低於未償還按揭貸款,即「資不抵債」,而負資產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銀行有機會call loan(提早還款);然而,現時大部分業主持貨力仍然強勁,因斷供而被銀行要求call loan的風險相對以往低。
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按季減少14宗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截至去年第4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按季減少14宗或7.03%,至185宗。金管局指,相關個案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
【新手教學】銀行幾時會Call Loan?
有人說一失業銀行就會call loan,又有人話物業跌到負資產就會隨即被call loan收樓? 到底孰真孰假? 今集同你拆解call loan的疑惑!
疫情影響經濟 市民須做好財務管理
在現時經濟環境下行的情況下,自身財務管理變得更為重要。筆者建議消費者要緊記「量入為出」,評估自身的還款能力,不要盲目消費…
銀行紓困措施仍需繼續
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政治問題的影響下,本港銀行信貸質素的惡化程度有上升趨勢,但次季的升幅對比首季已較為放緩,而銀行業的資產質素仍穩定,信貸風險屬可控水平…
疫情底下負資產宗數不升反跌
金管局早前公布最新負資產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錄得127宗負資產個案,涉及金額達7億2千7百萬港元,與第一季錄得的384宗及18億6千7百萬港元相比,期內新增宗數以及貸款金額分別減少近七成及逾六成…
【按揭拆局】估價波動 新按保用家成負資產高危?
受疫情影響,近月樓價有所回落,對於去年以新按保入市的買家,可能會怕因樓價下跌,而成為負資產。
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按季飆升2倍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截至第一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按季飆升2倍,至384宗。相關個案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而這類貸款的按揭成數一般較高…
樓價下跌 負資產上升惹關注
去年10月公佈的《施政報告》, 提出放寬按揭保險成數,首置人士購買 800 萬元或以下單位時,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逾 800 萬元至 1,000 萬元單位可申請最高八成按揭。在放寬按保措施推動下,吸引不少準買家趁勢入市…
各界促撤辣:美聯黃建業呼籲政府勿失最佳時機
疫情嚴峻,本地樓市亦被波及。美聯集團(01200)主席黃建業指出,今年樓市受新冠肺炎爆發影響,延續去年的跌勢,暫未有回升迹象,預料上半年樓價將下跌約5%,成交將持續萎縮,負資產及蝕讓盤數目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