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預算案2025/赤字/公務員】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本年度赤字1000億元以下。政府十年經常開支飆升九成,賣地收入大減,各界促公務員調整編制,以及提出減薪凍薪。美聯會持續更新2025預算案最新措施。
財政預算案公佈後
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詳細懶人包
緊縮措施與人力資源調整
公務員凍薪與編制削減
- 全體公務員凍薪,包括行政長官、政治委任官員、立法會議員及司法機構人員
- 優化務員編制:2026/27及2027/28年度公務員編制每年各減2%
- 本屆政府任期內(至2027年4月1日)削減約10,000個職位
- 詳細削減計劃及執行方法尚待公布
政府部門削減開支
- 2025/26年度節省政府經常開支幅度由原定1%增加至2%
- 延續削減措施至2027/28年度
- 連同2024/25年度1%減幅,四年累計削減達7%
- 以2023/24年度經常開支為基礎,四年分別節省約39億元、117億元、195億元及273億元
民生紓緩措施
長者及殘疾人士交通優惠調整
- 「2元乘車優惠」改為「兩蚊兩折」模式
- 受惠年齡及資格維持不變
- 每月使用次數上限設為240程
- 10元或以下車資:維持收取每程2元
- 10元以上車資:改為收取票價2折
- 實施日期待定
稅務寬減措施
- 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寬減2024/25課稅年度100%稅款,上限1,500元(較去年3,000元減半)
- 全港約214萬名納稅人受惠,減少政府收入約29億元
- 利得稅:寬減2024/25課稅年度100%稅款,上限1,500元(較去年3,000元減半)
- 約165,400家企業受惠,減少政府收入約2億元
- 上述扣減將在2024/25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
社會保障金額外派發
- 向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標準金額: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
- 高齡津貼(生果金)
- 長者生活津貼
- 傷殘津貼
-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作出相若安排
- 涉及額外開支合共約31億元
物業相關紓緩措施
- 住宅物業差餉:寬減2025/26年度首季差餉,上限500元
- 涉及約312萬個住宅物業
- 政府收入減少約15億元
- 非住宅物業差餉:寬減2025/26年度首季差餉,上限500元
- 涉及約43萬個非住宅物業
- 政府收入減少約2億元
- 印花稅優惠: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
- 即日生效
- 預計惠及約15%物業成交個案
- 政府收入每年減少約4億元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調整
- 補貼領取門檻由每月400元提高至500元(2025年6月起)
- 市民每月超出500元的開支部分,維持提供1/3補貼
- 每月400元的補貼上限維持不變
- 月交通開支低於500元者將不獲補貼
增加收入措施
交通相關收費調整
- 飛機乘客離境稅:由120元增至200元(2025/26年度第三季起)
- 預計每年增加約16億元收入
- 政府估計對乘客影響輕微
- 研究向陸路邊境離境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約200元
- 旅遊巴士和貨車不受影響
- 預計每年增加約10億元收入
- 檢視其他交通相關收費:
- 政府隧道及主幹道收費(部分超過30年未調整)
- 電動私家車牌照費
- 停車收費錶收費
- 交通違例事項定額罰款
- 初步估計相關調整可每年增加約20億元收入
入境計劃收費調整
- 即日起各項人才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收取申請費600元
- 簽證費按逗留期限長短上調至600元或1,300元
- 預計每年增加約6.2億元收入
債務管理與長遠財政規劃
債券發行計劃
- 2025/26至2029/30年度每年發行債券約1,500億至1,950億元
- 「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
- 「基礎建設債券計劃」
- 當中約56%用於為到期短期債務再融資
- 兩個債券計劃的合共借款上限由5,000億元上調至7,000億元
債務與財政穩健性
- 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比率將維持在12至16.5%水平
- 陳茂波表示此水平「非常穩健和可控」,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
- 強調發債所得資金僅用於基建投資,不用於政府經常開支
- 資金主要用於北部都會區等大型基建項目
財政預算案2025 經常開支十年飆九成
政府經常開支持續攀升,本年度(2024/25年度)預算達5802億元,較十年前(2014/15年度)大幅增加90.17%。當中以社會福利、醫療衞生和教育這三大範疇的開支最為龐大。
分析這三大範疇十年間的變化,社會福利開支升至1362億元,增幅達120%;醫療衞生開支增至1279億元,升幅高達126%,是三者中升幅最大;教育開支則增至1157億元,升幅為53%。這些開支的持續上升,直接影響庫房狀況,令財政壓力日益加重。
三大範疇的開支合共佔政府經常開支的大部分,反映政府在民生服務方面投入大量資源,但同時亦凸顯了開支增長過快的問題。
*虛線部分為預算資料
資料來源:政府財政總目 | 懸浮查看精確數值
財政預算案2025︱公務員開支佔逾四分一 政界質疑薪酬調整
政府本年度用於「個人薪酬」及員工相關開支分別為996億元及659億元,合共1650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逾四分之一。政界質疑公務員工作效能與薪酬不相稱,有人批評公務員工作因循,質疑每年加薪的必要性。
財政預算案2025︱儲備比高峰期銳減近半
資料來源:政府財政總目、新聞公告
香港財政儲備於2019年1月達歷史高位12110億元,該財年結餘為11709億元。其後經歷修例風波和疫情,政府推出多輪防疫抗疫基金及派發消費券,過去5個財年4次錄得赤字。
上財年(2024年3月31日)總儲備降至7346億元,其後更於去年9月底跌至5086億元的低位,低於澳門總儲備。雖然截至去年12月底回升至6641億元,但比最高峰時期已減少45%。
上財年赤字達1002億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去年12月預告本年度赤字將達千億元,遠超原先預期的481億元。後來他修正為「一千億元以下」,但兩年間庫房減少兩千億元,情況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