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減息0.25厘,當局並宣佈將於12月1日結束「縮表」,而本港有大型銀行亦宣佈減息0.125厘。即使本港失業率上升,而且住宅物業庫存量依然高企,但是隨著進一步減息及習特會談,加上眾多利好因素,如港股造好引發財富效應、租金持續向上激發「租轉買」需求及長線投資者入市等,對本港樓市形成強勁的支持,故「全面看好」港樓,相信11月將繼續價量齊升。新盤的交投尤其暢旺,料多個新盤將趁好消息部署登場,11月份一手成交量有望達2,000宗,屆時將連續10個月單月成交突破千宗,創自2013年4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生效後的最長紀錄(見表一)。二手交投受市場氣氛帶動料向好,預期11月份二手住宅成交量有望升至4,500宗水平,將創19個月(逾1年半)新高。

全年一手成交量有望達2萬宗的一手條例後新高 二手達4.6萬宗的4年新高
減息連同其他利好樓市因素配合下,樓市走勢可望繼續看俏,預期全年一二手成交量同創新高,當中全年一手私宅成交量有望達至2萬宗水平,將創自2013年「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生效後的紀錄新高;至於全年則估計二手住宅成交量有望升至4.6萬宗,將創4年新高。
今年「價租齊升」 自2021年後再現
樓價方面,「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32.11點,連升7周,創自去年7月中後的15個月新高,而本年迄今樓價累計升幅進一步擴大至3.11%,扭轉過去3年持續下跌趨勢;租金方面,美聯「租金走勢圖」9月份以實用面積計算的私人住宅平均呎租報約38.78元,連升8個月,續創歷史新高,今年首9個月已累積上升約2.95%。樓價與租金雙雙上升的「價租齊升」局面,自2021年以來再度出現。
與去年9月初美國未踏入減息周期前相比 每月供款減少約1成
今次本港大型銀行再減息0.125厘,供樓支出得以續減。以樓按貸款500萬元為例,並以30年還款期計算,最新P按息率為3.25厘,每月供款約21,760元,較原先3.375厘的每月供款減少約345元(或約1.6%);若與去年9月初美國未踏入減息周期前P按4.125厘的每月供款相比,更累積減少約2,472元(或約10.2%)(見表二)。不單為業主供樓壓力帶來舒緩,在租金上升下勢吸引「租轉買」需求增;同時,定期存款會因減息而減低吸引力,或會令部份資金流入樓市,尤其租金回報較高的屋苑吸引長線投資者入市。

延伸閱讀:
入市備忘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 | 林鄭Plan 2.0 | 按揭專家
最新動態
賣樓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