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TVB翡翠台新节目《我要做业主》播出以来,到处都流传着“买房致富”的故事,上周日最新一集里,不仅有两位TVB当红男星和我们聊买房经历,更有一位35岁平民女士,通过努力工作和投资头脑,前前后后买房12次,如今光是靠收租就年入百万以上,随时不工作享受生活都毫无压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好不容易才买下第一套房,给了首付还要还房贷,哪还有买第二套的野心?小编只想说,想赚大钱一定是要有野心的,当然还要用对方法。在香港,常常听人说“只要你买下了第一套房子,就很快可以买第二套”,其实这里面讲的是一个“加按套现”的技巧。那么究竟加按是什么?套现后又有什么方法可以抵销按揭利息支出之余,再增加财富呢?别急,这就开始讲。
加按 VS 转按 别混淆!
如果你已经买房,并且正在做按揭,应该会常常听到一个词——“转按”,它指的是原本你在银行A做按揭借贷款,现在转去银行B,从而赚取现金回赠或更优惠的按揭利率。

但“加按”则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它是把已经按给财务机构的房子增合贷款额,或者现契物业重新做按揭,获取一笔资金作其他用途的意思。
打个比方来说,例如你现在有一套市值900万的房子,而仍然欠银行300万贷款要还,根据香港目前最高按揭成数六成来计算,900万的房子最多可借540万贷款,扣除300万的贷款后,便能套现240万作为财富配置。而加按套现出来的资金,便可以考虑以下的理财配置:
1.买入第二套房收租等升值

以上面的例子做一个延伸,240万已经可以作为首期再买一套房子,而如果不想同时还两边房贷那么辛苦,大可以把房子租出去,用租金供楼岂不悠哉悠哉。小编在这里就会建议各位尽可能选择租务市场欢迎的物业进行投资,例如港铁附近、大学附近或前往中环方便的区域等。
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房子会升值,便能为自己的资产增值。不过要温馨提示大家:收租物业最高只能做4成按揭,如上述例子套现240万,最多只可买入400万物业作收租用途,当然如果你还有额外资金可能挪动便另当别论。不过,想买四百多左右的物业,市场上也有不少,例如马鞍山荟朗、九龙城晓荟等楼龄较新的小户型楼盘都是不错的选择。正常情况下,每月租金回报应该可以超过三厘,可以说非常理想了。
2.提前安排退休生活还能省税

当然啦,买房也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有不少人会提前部署自己的退休生活,那便可以将这笔加按套现的钱充分利用。在香港,买入年金(相对于内地的养老保险金)不仅可以为老年生活提升品质,还可以用于扣税,从而减少缴税的支出。
香港的主流年金有两类,第一类是香港年金公司的“公共年金计画”,但只限65岁以上的人士申请;另一种则是“可扣税延期年金”,投保人士由18至75岁不等,保险公司会提供5年或10年选择,50岁后便能领取每月入息,为退休做好准备。政府为吸引纳税人购买延期年金,每个课税年度能够享有高达6万元的扣税额,换句话说,只要你一年的税款少于6万,便可以一分都不付了,对于中高收入人群来说,这份扣税优惠应该非常吸引了。
3.债券投资
除上述之外,各位不妨考虑进行债券投资。债券由政府或企业发出,由投资者提供资金,到期日后取回投资金额。债券投资入场门槛较高,通常为20万以上,锁定年期通常至少3年,派息次数不定,通常为1年两次。个别债券的息率非常可观,可以超过10厘,但现时一般香港企业债券的息率已达5厘以上,足以抵销按揭利息的支出之余,更能为财富增值。不过要注意债券要锁定年期较长,中途不能取回投资额,要确保投资额并非紧急资金。
听完上面三个介绍,你是否觉得如果有一套房子在手,用房子加按套现,再用钱生钱也不是那么难呢?事实上,这里的逻辑是房产增加了你的借贷力,因此如果想要实现财富自由,又想要把退休的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上,投资房产确实是不二选择。
微信扫码关注【美联物业香港】微信号
解锁更多香港楼市情报!
微信ID: meilian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