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農曆七月,坊間便會興起一系列充滿「鬼神」色彩的話題,而本周的《我要做業主》也相當應景,要講講令人聞風喪膽的「凶宅」。
對於不少人來說,一講到凶宅,即便是聽聽傳說、講講故事,心裡都慌得不行,更別說買來住了,但當凶宅被冠上香港樓市的首碼,這個定義或許要被改寫。
無論你想要避開凶宅,還是想要瞭解買賣凶宅的貼士,都記得本周日晚10:30準時鎖定TVB翡翠台啦。

近些年,香港的房價始終在高位,於是一些「百無禁忌」的准買家們為尋找買房捷徑,考慮走上一條凶宅置業路。想想也可以理解,「凶宅」比同類房子的價格往往可以低一至三成,加上市面上對凶宅的解釋比較模糊,有些甚至是擦邊被定義成凶宅,因此雖然是另類房源,但依然有一定的市場和買賣空間。
那麼問題來了,買凶宅除了要克服心理關卡
還需要解決什麼實際操作上的問題呢?
傳說買凶宅要全額付款,真還是假?
估價決定成敗
事實上,不得不全額付款通常是因為做不成按揭,而決定是否可以成功問銀行借到到款的關鍵在於——能否成功估價。這裡小編要給各位滅滅心中的恐懼之火,因為只要房子沒有發生極其兇惡的事情,幾間大銀行基本都會接受按揭申請。

前往銀行估價時,應告知銀行職員該單位屬於凶宅或凶宅同層,此後銀行會委託估價行進行估價。而估價行則會根據內部存檔及翻查新聞確定單位是否凶宅,銀行也會考慮單位未來估值及轉售能力後,最終決定是否批出貸款。
溫馨提示:
走到這一步仍不等於完成估價,因為按保存在重估可能性,便有可能導致簽約前無法獲悉最終估價值。但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通常按保會參考大銀行估價,如果想要萬無一失,可考慮做預先批核,然後再簽臨約。
這個凶宅有多凶
另一方面,凶宅的「凶」程度,例如事故起因、經過、結果的嚴重性;是否曾被大肆報導、令人恐懼的程度、距離現時的時間長度及是否涉及轉手,都有可能影響銀行的貸款批核。

對於發生較輕事故的凶宅,部分銀行有較大幾率批出按揭,只是會一定程度上降低按揭成數及上調按息。而事故單位的毗鄰或上下層單位,銀行亦有可能批出較少成數的按揭或調高按揭息率,不過「凶」的程度絕對比事發單位來得少,審批準則亦會較為寬鬆。
溫馨提示:
另外,小編建議准買家可以多翻查該凶案發生的相關報導,若當事人是在送院途中或於醫院亡故,該單位某種程度上就不能算是凶宅,便有機會向銀行申請更高成數的按揭申請。
凶宅可波及鄰居
翻查香港歷來發生的轟動命案,小編發現不僅是凶宅本身,甚至其鄰居,都無法獲得銀行估值。例如1998年在九龍灣某屋苑發生過比較慘烈的命案,導致同翼8套單位即時跌價超過2成,銀行也拒絕為相關物業批出按揭,使得這批房子被「雪藏」多年,直到多年過去、樓市炙熱,部分房子才得以「解凍」成交。

特別「凶」的凶宅是會禍及鄰居的,買家如果在不知情下買入可能導致損失。例如2013年,元朗某屋苑單位發生過命案,令同層單位無法獲銀行承造按揭,而2年後有一對夫婦在不知情下買入凶宅隔壁的房子,被告知銀行拒絕提供按揭貸款,最終不得不撻訂,損失數十萬元。
因此,在簽臨時買賣合約時,一定要問清楚房產仲介該房子是否屬於凶宅以及是否可能因為與其他凶宅同層、同座而影響按揭申請。
微信掃碼關注【美聯物業香港】微信號
解鎖更多香港樓市情報!
微信ID: meilian_hk